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动物保护伦理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动物为敌的阶段、以动物为工具的阶段、保护动物的阶段。保护动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狗不同于其他家禽家畜,它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信任人并能陪伴人左右的动物,其对人的忠诚与奉献令人动容,正因为狗的这种特殊性,才导致了我们对它的保护。保护狗,一方面出于作为主体的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出于人维护自身精神品质的需要,因此保护狗其实保护的就是人自己。保护狗是有条件的,它只是在与人的基本生存发展需要不产生矛盾时才有效。保护狗要以宽容、耐心的态度进行,而不能付诸暴力,它应该在"反思的平衡"中不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一天,我坐在书桌前发呆,正为怎样写好作文而烦恼不已。这时,一本书从书架上掉下来吓了我一大跳。我怒气冲冲地拿起来一看,正想把它撕个粉碎时,咦,怎么会是一本电脑使用指导书?对啦,原来是爸爸买电脑时人家送的配套资料。爸爸怕我学会上网影响学习,所以电脑买回后这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23.
24.
内部屈折法是古代蒙古语的一种构词方法,而现代蒙古语中它不是一种构词方法.但它在很多词中作为一种古老的构词方法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这些词互相都有共同义位,这为蒙古语词源、构词法以及蒙古语言发展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并且对古代蒙古族语言思维及文化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5.
本文结合对内蒙古库伦旗三个嘎查村的调查,分析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问题及成因,认为经济地位、个体素质、制度政策以及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环境对农村牧区妇女政治参与有制约作用,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探讨提高农村牧区政治参与对策,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6.
入世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转移价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移价格是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外国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和国内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日益增加 ,转移价格问题将倍受国内企业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可能对我滥用转移价格的表现及其影响 ,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应用转移定价合理避税 ,以及我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7.
满清以来,科尔沁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析科尔沁地区生活方式转变,对科尔沁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科尔沁地区生活方式转变过程,生活方式转变所带来的问题以及改善和发展科尔沁地区生活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eme:"母亲"—emege"祖母、奶奶"的共同词根是eme-,即蒙古语书面语的em_e"雌性、母的"。对应的满语词是eniye~eniyen"母亲、雌性"。因此,就词源而论,蒙古语的eme:"母亲"和满语的eniye"母亲"是并行发展而来的,在各自的语言中多用于面称。  相似文献   
29.
我们国家正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飞跃发展。新民歌豪迈的声音响遍了全国。这真是一个跃进的时代,诗歌的海洋。跃进声中出英雄。劳动人民不仅是劳动生产上的英雄,而且也是文艺创作上的能手。他们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下了伟大祖国的现实生活,通过丰富多采的表现手法,突现了我们时代的跃进精神:劳动人民和自然搏斗的无比英勇的气概,他们共产主义思想的成长,忘我的劳动态度和敢想、敢说、敢创造的共产主义风格。因此,我们说新民歌是我们时代的“最新最美的文字”。它不但具有高度的社会教育意义,能给我们以崇高的美学享受,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  相似文献   
30.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三种基本关系,现实中由于人主体意识的强制入侵导致这些关系的冲突与恶化,因此人作为理性的一方必须为恢复这些关系的和谐做出自己的道德承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必须超越人类利己主义,主动承认自然的“赋予性主体”地位,从而通过保障自然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他人关系中,人必须摈弃个人利己主义,根据对所有人普遍有效的理性法则行动,从而通过尊重他人的目的性存在重建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关系中,人必须节制自身的情欲,彰显人不同于动物的理性本质,从而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人在道德上必须对自然、对他人、对自我做出的道德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