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梁凤莲 《探求》2011,(3):58-62
西关文化是广州荔湾区域文化品牌的一部分,也是广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关区域品牌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荔湾品牌文化的核心优势在于城市记忆,要充分尊重西关文化代表的传统价值,充分整合、挖掘、开发、利用西关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西关文化品牌,做好品牌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21世纪全球一体化概念的明晰,人类生存的共同背景开始浮出水面,由是,文明的传播与完善总是具有相同的使命和意义,这正是比较诗学的意义,也是其不断更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追求建立一种“为整个人类走向大同之域”(季羡林语)的“诗学理想”,寻求全球范围内各民族共同拥有的“诗意的表达”,这无疑是当今文艺学学科及其学者们的一种追求。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外求,同样,比较诗学的更新和发展,亦需要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借助于“有距离的宽容”,去进行全方位的观照,从而确认一种跨文  相似文献   
13.
梁凤莲 《探求》2005,(2):68-71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学的内在精神。岭南文学与岭南文化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源流上既有渊深的关系,在内容上又有着相互的指认。  相似文献   
14.
梁凤莲 《探求》2004,(2):64-68
当代岭南文学具有独特的创作特色,建构着自成一体的美学风貌,也在实践着对本土文学文体特征的提升和完善,是岭南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梁凤莲 《探求》2023,(6):114-116
<正>古代典籍留存到今天,除了及时抢救和保护现有的珍贵文献,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当代人的努力,那就是用当代思维去激活古代典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理解、接受、欣赏,进而发扬光大,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不熄灭。而经典传承的第一步便是理解,普及是无法忽视的桥梁。《广州大典》耗时十年编纂,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汇集了上下两千多年、4064种珍贵的广州古籍文献,编成520册,于2015年出版。如此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  相似文献   
16.
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需要深入到城区等微观层面,从历史脉络入手,以城市与城区的关系为侧重点,揭示文化宏观发展与微观形成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就广州而言,城市文化历经2200多年的漫长过程,不同的城区肩负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功用.其中有的城区坚守传统、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有的城区锐意创新,探索新的文化内涵,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精巧的、拼图式的组合,广州作为一个未来的世界文化名城,才能既有传统文化风貌,也能推进现代文化建设,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梁凤莲 《探求》2002,(2):67-70
网络化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趋势 ,网络与宣传工作的关系尤其密不可分。在当前文化宣传上意识形态的重组与完善的过程中 ,如何在网络阵地上推进广州的文化宣传工作 ,建立双赢的关系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凤莲 《探求》2013,(2):97-103
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塑造自己的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其核心即为凸显以文化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的发展方针.为此,要正确把握广州文化发展的历史,重视创新广州文化的历史因素与传统价值,推动广州城市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戏剧创作存在着不同的走向,这导致了对历史文本与戏剧创作之间关系的重新评估,对史学与文艺学之间界限的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20.
梁凤莲 《城市观察》2014,34(6):54-60
对于广东而言,国家推出"21世纪海上丝路"战略是一个使得岭南文化走向世界的绝佳时机,它意味着与"海上丝路"有关的城市有机会进入新的体系,去担当推动贸易发展、启动文化交流的重任,如何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必须分步骤循序渐进,从历史入手,以利益互惠为核心,以文化传播为抓手,发挥海上丝路从"纽带"、"平台"到"框架"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