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51.
当代篆刻教育的现代语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篆刻艺术构建了一个鲜明的仅属于东方文化大系的视觉语言 ,除了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承接和延续外 ,还应在现代视觉上赋予时代的语絮  相似文献   
52.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学术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鲁迅已经是中国雅文化的一部分" 梁鸿: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近几年,除了业内学者在兢兢业业地继续研究、发掘鲁迅的精神世界之外,大众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似乎更为活跃,并且几乎总是从另一面来叙述鲁迅,由此形成了学界与民间之间的鲁迅争议.比如,前几年王朔的文章,现在韩石山的说法"少不读鲁迅"等等.两个领域的声音几乎完全相反,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3.
正舌下含药是指将药片放在舌下含化,通过口腔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从口腔黏膜吸收到发挥药效仅需30秒至几分钟,比口服给药快10~20倍,特别适用于以下急症的救治。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均可引起剧烈的胆  相似文献   
54.
人口死亡率研究一直是人口学家的传统的研究问题之一,经济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更是人口死亡率研究中一个普遍关心的“热点”。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人口死亡率的现状及下降的程度,促使更多的西方人口学者投入到经济与人口死亡率的研究行列,形成了一个研究经济条件与人口死亡率下降关系的高潮。然而,有关经济与人口死亡率关系研究在我国人口学界尚不多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资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经济和人口死亡率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赵德余  梁鸿 《人口研究》2007,31(1):63-72
基于对发达地区不同模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江苏阜宁和北京大兴的经验对特殊(干部)群体、富裕的或者收入较高的群体吸引力更大,而上海的农保则对农村企业的农民进行强制性就业保险,对农村留地职业农民也一样缺乏吸引力.中山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参保的整个村庄农民,这一模式可以比较好地统一解决所有包括留地职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但是却缺乏推广的基础(普遍性).尽管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发达地区试验的各种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对未来的欠发达地区乃至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经验价值与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参照生命表方法,运用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结构等指标系统,分析了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基本模式、时期变动和区域差别,估算了各省市人口受教育机会的分年龄概率表,研究了人口受教育结构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57.
梁鸿 《南方人口》2001,16(1):42-46
贫困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富裕农村社区贫困问题研究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贫困负面影响而言,富裕社区的贫困问题,对社会所构成的负面影响和压力更大。本文利用苏南农村调查资料,探讨了富裕农村社区贫困问题,包括测量标准和家庭特征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8.
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评价与剖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计划生育保障 ,它本质上是一种社区保障 ,尚未具备法制性、强制性及普遍性等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目前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还受多方面的制约 ,实行社区保障也是权宜之策 ,有其可行性 ,但又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59.
在从清末民初开始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基本精神的中原文化与现代思潮、新文化运动思想背道而驰,中原文化的主要根据地——河南,与现代性的冲突与较量显得尤为激烈,公共政治、文化空间呈现出明显的复古与悖离趋势。对于河南现代作家而言,在“外省/中心”的对峙背景下,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性追求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游移于两者之间的独特的河南新文学面貌与精神倾向。  相似文献   
60.
试论刘震云小说的闹剧冲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云小说充满了“广场语言”的游戏、荒诞意味和对现实秩序的解构和否定,但是,民众的“群体意识”和“权力认同”心理又使“广场语言”处于一种荒诞的无意识和反讽状态,这种意义的逆转形成了刘震云小说强烈的闹剧冲动。这种“闹剧冲动”不仅指他小说语言自身的倾向,也包括他小说中处处存在的闹剧场景,同时,也可被看做是刘震云对人类的普遍存在状态的哲学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