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146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孟子坚决反对诸侯之间攻城略地的战争。孟子的战争理论是一种努力向孔子"大同"理想不断进发的政治理论。孟子最根本的措施是要把战争的可能性消除在未萌之际。只有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不公正、不公平、不诚信、不和谐,战争的根源才能真正消除。  相似文献   
122.
在20世纪中国近代国家建设和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民族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知识分子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阶段的有关历史情况,但是主要关注20世纪初期,而极少与其前后时期联系探讨。至今,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学说和争论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对民族起源学说而言,20世纪中国的论争,第一是"外来/原住"模式向"土生=世居"模式的转化;第二是一元论和多元论反复交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苗族史论。在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苗族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土著民族。这种"苗族原住"学说,与当年流行的"汉族西来"学说相结合,长期以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认同的形成,以及有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不敢善良     
根据传说,我们这里有着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以及雷锋精神。在种种高尚品质不断被提起的时候,忽然有报纸报道了这么一件事:某位75岁的老人自公交车下车的时候摔倒在地,没有人上前搀扶。这位老人神志不衰,马上大喊:我是自己摔倒  相似文献   
124.
大工程文化是河北工程大学基于新时代工程教育实践和学校发展实际,凝练升华而成的大学文化系统,其“十一大”脉系,在学校育人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5.
潘鼎新略论     
潘鼎新清道光年间举人,为报父仇创办三河团练,投李鸿章后成为淮军四大主力之一的鼎字营统帅,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官至巡抚.谅山抗法战役中因请廷态度不明造成指挥不力而遭败绩,革职回籍.  相似文献   
126.
传说以前有个秀才,为了当官,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只好在衙门里找了个差事做。什么差事呢?原来是给县官打伞。秀才以为读过书,却干伺候  相似文献   
127.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128.
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以孔子厄于陈蔡一事作为发论的前提,是战国时期儒者探讨如何妥善处理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间矛盾的一篇专题性论文。在《穷达以时》中,天代表着主体的外在时遇,人代表着主体的道德实践和理性认知活动。简文虽然提倡天人有分,认为天、人各有其领域和职分,天、人在价值上有主次,天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其理论前提却是天人合一,即承认外在时遇对主体实践的深刻影响。简文的理论归宿是实现以人合天的天人合一状态,即处于主体理性自觉阶段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9.
意大利威尼斯的名声,早在学生时代就如雷贯耳了,后来又在各种传媒上接触过有关她的一些文字和图像。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她真有那么迷人吗?带着几分疑惑,我们游览了这座水城。  相似文献   
130.
能人钟沛     
1994年夏天,伴随着从未有过的持续高温,南京市委市政府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重奖优秀企业家钟沛人民币10万元,以表彰他在企业扭亏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并在全市掀起了学习钟沛奉献精神的热潮。“钟沛现象”一时成了南京及外地的热门话题。 (一) 钟沛在1989年就成为新闻人物了。 钟沛1982年从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镇江的一所大学教政治经济学和企业管理,1987年,调到江苏省委党校任教。当时,改革的大潮在神州大地奔涌,自己何时才能将企业管理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