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17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地处多媒体素材丰富地区的大学,在这方面得天独厚.吸纳大学生参与到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工作,既可以让他们在收集过程中受到教育,又可以使这些乡土素材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近感,从而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2.
从两周金文看楚文学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出土了大批楚国青铜器,其中在数量众多的器物上刻有铭文,总字数已超过万计。这是研究楚国历史、文化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也是研究楚文学之渊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研究与探索:1.从吴雷窼铭文和楚墓祭祀竹简,对照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有关楚族世系的记叙,可以厘清楚族之渊源。2.出土青铜器中有七篇文字较长的铭文,它们句式齐整,符合诗经的韵律,可视为楚诗作品。它反映楚文学自觉承继中原文学之传统,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3.出土的楚国青铜器铭文,其字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大体上在春秋中期之前与中原无异,春秋中后期出现了作为装饰目的的鸟虫书,但使用并不普遍。4和楚国的发展相一致,楚青铜器物造形,也经历了从模仿到逐渐形成自身特点的过程。但总体而言,楚贵族大体一直坚持周礼所规定的礼制,表明对于周文化也即中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3.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他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以  相似文献   
184.
185.
午饭时,餐桌上赫然摆着一盘东坡肉。
  他拿起筷子,一阵风卷残云,那金黄的肉块全部到了肚子里。肉是母亲做的,那味道真好。  相似文献   
186.
正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具有异于禽兽的"人性"。人之异于禽兽的"人性",它体现在上孔子所说的:"仁者,人也……""仁爱"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孔子的《论语》中讨论"人性"的地方不多,但他所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性与天道"问题,"人性"之实现即为"人道","人道"体现"天道",这个问题太大,所以他和他的学生很少讨论,但它实为中国哲学之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7.
本文通过对以清真寺、拱北为代表的回族宗教建筑的考察,目的在于研究回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演进过程及艺术特征。一些有着共同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很多是体现在宗教上,其文化传承和交流也往往以宗教为载体。正是从这个视角,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回族清真寺、拱北等建筑形制及装饰特征由初期的阿拉伯风格到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群风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在回族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8.
从诗歌翻译入手,分析翻译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所具有的语言转换能力,也就是语感能力。将语感细分为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与母语语感的本能特点不同的是,二语语感呈知识结构图式。韩礼德质疑乔姆斯基等“语言习得”之说,认为语言学习应该遵循“语言发展”的自然程序。通过阐述“工作英语”和“语言公差”概念进一步论证了语言发展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9.
汤丹红 《社区》2012,(30):21-22
案例背景 王某,女,现年78岁,是—名独居老人,也是重点信访户。王某曾入狱两年,本人自刑满释放后,—直不服,曾多次上访。虽有四儿一女,但关系紧张,很少来往。因为种种原因,王某变卖了自己的房子,租住在出租房内。由于出租房电线老化引发火灾,使她无家可归,最后只能韦尹居在邻居家中。由于年事已高,所以这次突发性的火灾让王某身心疲惫,身体虚弱,不思饮食。心理和身体受到多重的打击,她一度流露出轻生念头。  相似文献   
190.
“教学原点”即教学的真实起点,在品德教育中是学生关于某一道德范畴比较统一的道德认知现状与生活经验水平。“本真教育”,“本”即以人为本,“真”即教人求真,本真教育是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状态,关注真实的人极其生活,追求教育的真实与有效。因此要回归品德教育的本真,首要的是关注教学的真实起点。站在“教学原点”与“本真教育”二者之间,当我们深度思考教学实效性问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