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汤建宇 《职业时空》2008,4(8):113-113
西安音乐学院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承载着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厚重,吸纳着古丝绸之道的气脉养分,沁润着大唐帝国的古乐遗韵,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音乐文化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为陕西、西北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2.
语言暴力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经历了“标语时代”,正在经历“广告语时代”。“标语时代”缘于疯狂的革命热情。文革期间,譬如买猪肉,买肉者举起5角钱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相似文献   
63.
小小 《老人天地》2008,(2):27-27
背景: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色·戒》上映后一片哗然,对影片的性表现和汉奸内容意见不同,有盛赞的,有痛贬的,但是对导演手法的艺术性和演员的演技却没有更多非议。批评意见:在亚洲受热捧的《色·戒》,被美国网站评为"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这让我们无奈地看到,《色·戒》票房的成功,掩饰不住  相似文献   
64.
传统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编工艺无论从实用价值还是操作工艺上来说,都是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两次转变,传统工艺在自给自足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中进入两难的境地。以竹编工艺为例,在分析其生产方式与边缘化原因后,提出了在当代艺术中发掘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65.
作为晚清传统知识分子代表的徐士銮,深受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影响,其一生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操守;在中国近代化变革的过程中,他本欲积极进取、立功名世,却缺乏济世救国之良方,最终不得不选择壮年隐退、立言著述的人生道路。徐氏的人生悲剧,彰显出传统思想文化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66.
创造力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本文先对创造力研究的源起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考察,然后分析两个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探讨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进展可能给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的新的支持,可能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推动楚辞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刊约请了十位从事楚辞研究的学者组织了这次笔谈,限于篇幅,我们对来稿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68.
岩画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史的重要一站。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阿尔泰山岩道,以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亚地区的岩画和苏联境内中亚地区的岩画所表现出的诸多一致性,更清楚地表明,整个北部草原地区的岩画,恰恰是分布在古代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草原交通线上;在我国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又几乎是与长城并行分布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南北交往的文化会聚线上。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为匈奴族所创造。  相似文献   
6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建设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重大课题。把握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定位,明确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复杂性,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中党建工作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70.
释文诸说贺兰山地名释文,最早见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该书卷四“灵州·保静县”条载:“贺兰山,在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马交)马,北方呼(马交)为贺兰,故名。”即远眺峻山之色彩,犹如“(马交)马”,北方民族语称“(马交)”为“贺兰”,于是得名。自此许多史籍在解释贺兰山地名时,多采用此说。当今出版的一些辞书中仍沿用李吉甫之“(马交)马”说。如1931年商务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