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7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6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25篇 |
丛书文集 | 304篇 |
理论方法论 | 50篇 |
综合类 | 643篇 |
社会学 | 97篇 |
统计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KPI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系统考核体系,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本文应用KPI的方法,阐述常州供电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62.
自1940年以降,在“诗—史”关系论域,陈寅恪(下简称陈),钱锺书(下简称钱)相继有各自的思辨路径暨诗学建模。陈从未臧否钱的诗学观,然从1942年《谈艺录》脱稿到1984年《谈艺录》修订本,乃至2002年三联版《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所辑钱1978年的意大利演讲,钱数落陈的“诗—史”建模已逾半世纪。新世纪以来,学界介入此案之“孰是孰非”者渐多,大多数著述是判“钱是陈非”,其共同点是皆以钱著所主张的“诗—史分界”说为准绳,来径直错判陈的“诗—史”建模;却几无文献可证明错判者对陈著《隋唐制度渊源》《唐代政治史述》《元白诗笺证稿》也下苦功细读过。故错判者始终未识陈是以社会史家暨文学批评史家之“角色叠加”视角来构建其“诗—史”观,进而不解陈在唐史视域所设定的“以诗补史”(归属史学),竟异质于陈在唐传奇视域所设定的“诗俟史证”(归属诗学)。其结果,也就形同“众声喧哗”地表决,错判了在“诗—史”观一案的“钱是陈非”。本文所谓“献疑”,是愿在对钱著、陈著作一视同仁之文献细读的前提下,指出钱对陈的“错判”,根子亦在钱作为诗学巨子之“臆见矜高”,而对陈著(特别是《元白诗笺证稿》)未肯系统“... 相似文献
63.
64.
65.
明代后期文士与商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足自给的小农生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崇本抑末、重农轻商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因而商业不发达,商人社会地位低下而居“四民”之末。封建士大夫自鸣清高,瞧不起商人,鄙视经商活动,以为交易市场乃是尔虞我诈、嗜腥逐膻的肮脏地方,在士大夫和工商阶层之间横隔着一条很深的历史鸿沟。唯自明代嘉靖中叶以来,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6.
67.
夏义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23-2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深刻的时代内涵,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8.
夏都灵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采用乙腈(高氯酸水溶液电解体系,其pH=1及0.5~0.6 V恒电位电解聚合,得到了均匀、绿色、有光泽、导电率为10(1 s(cm(1的聚苯胺导电膜。研究了掺杂剂、苯胺浓度、pH值和电解电位等对膜的导电率、成膜质量及电致变色反应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显色反应机理,并确定HClO4为最佳掺杂剂。当施加 -0.2 ~ 0.8 V 电压时,实现了黄(绿(蓝色的可逆电致变色反应。 相似文献
69.
70.
夏志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5)
早在唐朝,中国史学就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史学的发展。公元13至16纪,西方传教士来华,海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渐多;17纪后,西方中国学形成热潮。现代海外中国学研究队伍庞大,资金雄厚,手段先进,学术成果众多,并且加强了国际的协作和交流。与此相适应,中国学者也加强了对海外中国学的介绍和与世界同仁的联系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