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1.
汪莉 《科学咨询》2013,(3):10-11
朝阳小学,一所承载了147年历史与文化的城市优质名校。东阳小学,一所由四所乡村小学合并而成的农村薄弱学校。朝阳小学+东阳小学,重庆市北碚区教委为破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挑选的首批以城带乡捆绑帮扶试点学校。正是这样两所相去甚远的学校,经由北碚区教委的牵线搭桥,结成了捆绑帮扶的学校发展联盟。从2007年3月到2012年2月,经过近5年的捆绑发展,使东阳小学由一所名不见经  相似文献   
12.
13.
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双轨并行在实践中不断演进,但其均衡性与互动性却始终未得到应有重视.引入社会系统理论,将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视为不同子系统,以"认知开放和运作闭合"为基本理念,追求各子系统的"自主性",克服原有"不自足性".梳理当前指标实践现状,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分别存在认知开放性不足和缺乏必要内部闭合性两大...  相似文献   
14.
论行业协会自治权的权源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本质特征,自治权是行业协会实现自治的基础。学界关于行业协会自治权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行业协会自治权来源于行业协会会员之间的契约,它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利用FDI所占比重却较低。江苏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吸引FDI的大省,本文重点分析江苏农业利用FDI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蚕蛹为供试样品,设置五个处理(0、30、60、90、120min),考察蛋白质测定中消化液澄清后尚应继续消化的适宜时间。消化液澄清时,氮素回收率显著低于继续消化30、60、90和12Omin的氮素回收率(P<0.05),后四者之间氮素回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表明为提高测定准确度,消化液澄清后以继续消化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应对信息化、全球化挑战的需要。隐性思想教育能弥补显性思想教育之不足,是当前弘扬和培育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隐性思想教育,将培育民族精神与建设校园环境、践行校训校风相结合,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使民族精神在青年学生身上得以承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脑写作与传统写作既相同也有异。它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与传统写作相比较,它有着很多的优越性。写作理论和规则指导着电脑写作,顺应时代发展,做到既会电脑写作,又善于电脑写作,对于信息时代的写作者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写作学科建设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言,士大夫在王朝更迭之际对新朝故国的态度及表现,应是其获得历史评价的第一依据,但也不尽然,明末清初宜兴亳村的陈于泰就是一个例子。某种程度而言,宜兴民变实际上已经给陈于泰的道德形象定了格,并使其成了晚明缙绅贪婪形象的符号。更可悲的是,随着明亡之后汉族士人痛定思痛、自我反省的不断深入,加之新朝的有意渲染,陈于泰的这一形象不仅在身后毫无反转的可能,反而还被继续强化。陈于泰在明清鼎革中的真实表现,自然也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一实例提醒我们,由于明清之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一时期的士人评价之难度要远远超出一般。  相似文献   
20.
汪莉 《江淮论坛》2009,(1):117-121
目前主流经济法学说关于经济法的定义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尝试作一个新的界定,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市场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恢复市场强势主体权力与市场弱势主体权利之间相对平衡是一种新的法权需求,这种法权要求是应然经济法哲学本体所在。实然意义上的经济法是应然意义上的经济法经过国家意志的中介上升为现实的法律,因而具备特定的法学范畴,它不包括经济政策,也不包括经济行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