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需要完善的管理机构作保障,而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制度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政府应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而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在管理实践中存在部分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对目前社会救助的管理体制与经办工作进行创新,建立双向系统性的社会救助新型管理模式,执行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推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22.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通过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差别,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视角.针对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差异过大的现实,提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途径,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23.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更是风险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部分企业的破产和职工的失业。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过程中出现的企业职工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一些企业的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的现象,使得社会和企业对来之迅猛的失业浪潮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法律防范,导致我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还没有完整的失业保险法,至今延用的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分析国民待遇原则的内容入手,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与完善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我国在涉外经济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即建立统一的外商投资法,实现内外资企业经济法律的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25.
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梳理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和简要的文献综述,将《中国农村扶贫纲要》实施的2001—2011十年作为研究区间,从贫困基础、人文发展和生产环境三个维度来构建了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扶贫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绩效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生存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扶贫绩效呈边际递减效应,与全国相比较,差距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26.
正式试点实施已逾六年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以下简称“妇小贷”)政策以其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倍受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高度称赞,然而学界围绕农村“妇小贷”的研究并不深入和全面。本研究以626户借贷农妇的调研数据为依托,基于主成份分析(PCA)和德尔菲法(Delphi)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起了“妇小贷”农妇满意度模型;以期为该政策及其它基于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兼论二者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人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最重要主体,其生存与发展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当社会成员因年老、失业、疾病而使其生活陷入困境时,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尽力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正是适应了社会成员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需求,以体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公正.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人的存在和发展,构建起社会保障这个安全网,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9.
文章试图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选择具有西部地区典型特征的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西部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为目标,通过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方法逐步解决西部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并为实现与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衔接作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