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政府管制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的理由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涉及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表现为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所以这些行业必须履行普遍服务的义务,而义务的履行依靠交叉补贴来维持;二是这些行业容易发生所谓的"撇奶油"问题,如果不加以管制,必然导致该行业难以维持,影响人们享有普遍服务。然而,在现实的政策制定和管制实践中,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进入管制却很难实现其目标,反而容易导致损害效率的后果。这揭示出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不是仅仅通过进入管制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62.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70-77
上海要充分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上海“四个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推进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对外开发开放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18-22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资源要素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将明显上升,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长周期经济增长将逐步趋缓,并向世界平均经济增速收敛,到2050年可能回归至3%~4%的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64.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1):46-49
当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从全球看,新一代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产业链加速重构,迫切要求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从全国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迫切需要自贸试验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引领带动效应.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相似文献   
65.
肖林 《科学发展》2016,(6):11-17
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放理论,以主动开放战略融入全球化,又要体现上海“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路径特色.上海在新一轮开放发展中,要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系统指引,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形成以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创中心以及文化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率先取得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成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66.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0):53-56
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3年的改革试验,基本形成了五大制度创新成果,发挥了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作用.下一步,要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制度创新,核心是“三个率先”: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率先推进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压力测试,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协同联动,在更广领域中发挥服务全国大局功能.  相似文献   
67.
肖林 《科学发展》2016,(8):58-61
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从开放和前瞻的视角出发,顺应互联网时代创新模式转型的趋势,重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培育富有活力的互补式协作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8.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1):21-24
重振全球经济增长活力的关键在于推进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新动能加快孕育的良好趋势.下阶段应着力激发供给体系的内生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尤其要把创新放在关键位置,适应互联网浪潮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从开放视角出发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进一步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9.
肖林  王丹 《科学发展》2016,(4):30-37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制度环境等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断被论证.资源要素供给质量提升、效率改善、结构优化以及制度创新将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较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仅反映在提高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而且反映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以及结构优化等方面.因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将有效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70.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1):5-8
在我国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需正确理解产业政策内涵,厘清经济发展到底需要怎样的产业政策,适应科技创新规律,适应产业发展规律,创新产业政策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充分发展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使经济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平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