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满族是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它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的人数为430万,1999年普查则剧增至982万,增长率高达128%!这当然不能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解释,其中包含有颇发人深思的民族界限(ethnic boundary)和民族文化等人类学课题。下面谨以福建满族实地调查材料为例作一探讨,求正于专家。 相似文献
52.
如今,ethnic group一词以“族群”为对译语出现在中文文献里,频率越来越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英译名已经由The State Nationality Affairs Commission改为The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汉文的“民族”和与之相对译的英文“nation”、“nationality”、“ethnic group”及其相关术语呢?中国从“五族”到“五十六族”的社会和学术背景是什么?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民国家”(nation-state)的学者和公民都渴望见到一种简明的解释。纳日碧力戈博士多年潜心研究民族理论,著述颇丰。最近,云南… 相似文献
53.
胡鸿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139-140
顾定国(G.E Gul出n)教授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他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1994年)是在运用大量第一手访谈材料并结合文献的基础上写就的。这是近年海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人类学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学术机构史”。我们知道,英语是强势语言,所以尽管不乏中文撰写的中国人类学史的著作,但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却不能与顾定国这样的作品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54.
198 2年 ,一位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民族学者将摩梭人 (社会 )作为“家庭制度的活化石”在其论文的标题中彰显。① 而 1 5年后 ,同一族群竟然又以“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出现在另一部学术著作的标题中 ,②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一位受过法国式训练的中国人类学家。这一现象实在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当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一篇题为《没有父亲的民族》③的文章中时 ,我不禁深感惶惑 ,因为我的被引述的文字读起来就好像我同意蔡华对摩梭文化的概括一样。④从个人角度出发 ,我当然极愿借一切可能的机会来郑重声明 ,自己同这种有失检点的耸… 相似文献
55.
村庄调查的“志"与“史" ———以《盘村瑶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村瑶族》尽管是《花蓝瑶社会组织》的后续研究,却是一部”史志合璧”之作,堪称建构费孝通“历史功能论”理论大厦的一块厚重奠基石。从民族志撰写与历史文献利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对《盘村瑶族》等前辈民族学家的作品,既不能完全依据英美标准“马凌诺斯基式民族志”的尺度来衡量,也不应忽略历史情境、在“主体性”方面予以过度诠释。新中国成立之后到学科重建之前的中国民族研究,对世界人类学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6.
57.
本文从<规则与关系--法律话语的民族志>一书出发,探讨了人类学关于法律话语研究的特点,同时笔者将该书与另外两本有关语言和法律话语研究的著作进行对比,从而深刻剖析法律话语研究中从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从单纯分析语言到研究语言背后的意识,在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马凌诺斯基被认为是现代民族志方法的奠基人。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志仍然遵循马氏的基本准则。后现代主义的人类学对人类学家的自我身份及其专业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而功能主义人类学也在后继者那里得到了修正,但是,现场的主客互动依旧是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在人类学走进文明社会后,文献成为田野作业里重要的补充。不过,笔者认为,其实只有田野研究中对于文献的利用,不存在所谓"走进历史田野"之说,历史民族志仅仅是文献而已,其现场感是"别人的",并非使用这份民族志的人的,而作为当事人的作者没有将其当成"历史民族志";真正的民族志是要有主—客面对面互动的、有切实的伦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59.
在喇叭沟门满族乡及其附近地区,主要的满族成员均系随清朝入关并被编入内务府旗分的彭姓汉人。本文以对这一地区的几次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清代官私文献与口述资料,稽考他们真实的来源与家世,探讨这样一个汉人群体是在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保持着认同于满族的心态,从而加深对八旗内汉军旗人身份认同复杂性的认识。调查发现,当地“满族文化”的“建构”有种种与史实难以契合之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种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足以促使学者对民族史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若干热点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词经过多年的沉寂后 ,在 2 0世纪 90年代方才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内地学术界 ,此前更为常见的是“民族学”、“民族研究”、“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90年代后期 ,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作为跨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或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 ,社会文化人类学又取得长足发展。本文拟就近年来该领域的概貌和一些热点问题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