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1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0篇 |
劳动科学 | 23篇 |
民族学 | 34篇 |
人才学 | 22篇 |
人口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316篇 |
理论方法论 | 86篇 |
综合类 | 703篇 |
社会学 | 164篇 |
统计学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政策因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区域问题而生,是国家为了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依据区域比较优势而对不同地区作出的政策安排。所以,区域政策构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调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区域政策的不断细化、实化和差别化,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内国外环境较以往更加复杂。新的时期,国家将继续着重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2.
知识溢出过程中时间滞后性的研究,是解决知识溢出测度这一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领域难点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从知识溢出的角度研究R&D过程中的时滞性,对R&D时滞性的影响因素、不同主体表现、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测度R&D的知识溢出,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2002—2010年间的数据考察了北京地区R&D活动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高校R&D知识溢出效应存在1年的滞后期;北京高校R&D知识溢出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带来正的溢出效应,全国企业R&D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其研发的新产品导致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3.
范小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
陈独秀等人1925年底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动摇于广州国民政府和北京西山会议派之间的国民党人孙科等在上海进行了一次改善国共关系的谈判,这次谈判多年来被认为是对国民党右派的一次大让步.实际上上海谈判并非完全是消极的大让步,而有着诸多的积极意义.首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谈判有它的必要性,从谈判的内容上看,并无什么大的让步,有些方面还有对过去既定目标的前进;其次,上海谈判中的某些消极方面,显然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在处理国共关系中陈独秀既作过争取独立自主的努力,也无可奈何地执行了共产国际的命令;再次,从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各派的认识和政策来看,孙科等人应属国民党中派,陈独秀在上海谈判中争取他们回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以团结中派,也就不是什么让步问题了;最后,从谈判的结果来看,通过上海谈判,团结了大多数,维护了国共团结与合作,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迎来了大革命运动浪潮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24.
清朝初年,美洲粮食作物开始在鄂西南地区引种,至清中期成为当地的主粮。新作物的引入和落地生根无疑是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这些适宜南方山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不仅改变了当地民众的生计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玉米、红薯、马铃薯的引种,当地人逐步认识到引进农作物与自然生境的关系,并在既往劳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总结,重新构建了一套从作物管理、收获贮藏到食品加工的完整的地方知识体系。同时,新作物的引种、推广和传播通过集体劳动促发了民众文艺活动,丰富了文人创作题材。民间劳动歌谣还与地方传统祭祀礼仪相结合,充实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延续和传承着地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5.
范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43-49
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的形成是斯腾豪斯个人成长和研究经历中的一系列关键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社区生活的经历与文法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研究生导师及其所建立的教育共同体的启发"第一次出国经历与社会学教职带来的兴趣转变"和"《文化与教育》的写作与出版"这些事件引发并促使他对教育解放这一问题的理论思考变得逐渐清晰,而"在人文学科课程计划中实践教育解放的理想"则在实践层面上验证并丰富了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这些关键事件共同促使斯腾豪斯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最终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26.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全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中,有79个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来制定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比较,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一
我国社会自1978年以来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多重转型过程之中,从人治到法治、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从价值一元到多元、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大变革的时期.在我国30多年来的社会急剧变迁中,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呈现的是多元化与碎片化,社会赖以有机团结的信仰、信念与价值理想的作用越来越弱,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凝聚价值信念的力量与能力,社会成员碎片化价值的背后是对私利的无穷追逐,甚至是良心的沦丧.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法律的底线与道德的底线皆无法约束住人的贪欲.2001年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相似文献
28.
谈起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人们首先会提及张宪文。张宪文1954年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研究至今,在中华民国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已撰著和主编多本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研究领域涉及民国史理论体系、抗日战争史、南京大屠杀史、 相似文献
29.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遭到种种质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个科学形态的价值命题,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主体;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基础,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其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能力的提升。国际商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该课程教学应使学生具备发现、分析、解决国际商务法律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在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亲验式案例教学法"。本文将论证"亲验式案例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提出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