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概念,这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创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达到对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现代性的进步性及其危机。市民社会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它的两端即个人自我利益的特殊性和“需要-劳动”体系的普遍性互相交织,首先体现为伦理的丧失,但在其演化中又能回复伦理性。理论教化和实践教化、司法的普遍性公正、同业公会作为有限的具体普遍性对贫困和贱民问题的纾解,都在逐渐回复现代社会的伦理性。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真正挖掘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奥意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既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步意义,把它描述为一个具有无穷可塑性又不断实现人们的现代自由的场所,又直面现代性的内在弊端,还指出只要生活于市民社会中,其弊端和困境就会始终存在,但是现代国家必须为消除弊端作出努力,而不能放任和漠视。  相似文献   
33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识别出8324个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OLS回归模型,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先分析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再检验其稳健性、分析其异质性,最后揭示教师支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明显更差、心理压力明显更大;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显著负向影响有别于非留守儿童,学业压力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小,而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大,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父母文化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者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的学业表现更容易受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教师支持在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未发挥调节作用,但却显著弱化了心理压力对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33.
1999年我国学者对国外中小企业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我国学者对国外中小企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范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国外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二是关于国外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举措问题;三是关于借鉴国外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一些做法问题.本文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概述,并加以适当的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