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物权法》是一部确认财产、利用财产、调整财产关系、保障财产权益的基本法,是新中国立法史上第一次对老百姓的财产进行全面系统保护的法律。《物权法》的民本性贯穿于整部法律之中,尤其是物权观念的树立、平等保护原则的确立、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以及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定,可以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凸显出《物权法》鲜活的民本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水危机频发不断,水安全令人堪忧,水环境每况愈下。如何化解水危机、保障水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分析小城镇水危机的主要类型和严峻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小城镇水生态环境保护选择市场化路径的理论依据,提出应当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市场化路径,化解水危机,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加强环境监管,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保障全人类的环境利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行各种单一监管模式局限性较大,应当构建一套以政府监管为主协议监管为辅、社会监管为主自我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体系,这种刚柔相济、内外结合的环境监管模式体系需具备合理的结构和功能,既能兼顾监管主体的利益诉求,又能有利于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有效监管。在监管模式体系中存在4种监管关系。政府监管体现管理关系,目的是保障全社会的环境利益;协议监管体现契约关系,关键是尊重企业利益;社会监管体现外部关系,主要是重视行业自律;自我监管体现内部关系,核心是强调企业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而研究信息化服务,是开放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创建《中文期刊资料》数据库,了解数据库是开放教育的特殊需要,掌握文摘数据库的创建步骤,这对开放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立法特征表现为其宏观价值取向的固定性——维护专制王权,微观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从重视经济价值向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并重缓慢过渡;其价值取向表现为义务本位;诸子学说是我国古代森林资源立法的理论根源。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对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从而使不少青少年染上"网瘾",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伤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要为青少年提供现实关怀,在学校里要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优势,创建多元的校园文化,并且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使网络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并且这一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许多高等院校为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其对社会就业现实及自身实际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都已经开始设立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但由于目前各高校对就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统一,  相似文献   
18.
立体化环境监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监管是解决环境危机的良策,科学的监管模式是有效监管的前提。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不顺、体系僵化、主体庞杂,应当建立一体两翼的环境监管体制模式和刚柔相济、内外结合的环境监管措施模式,即以行政区域监管为主体,以流域监管和局域监管为两翼的环境监管体制模式和集政府监管、协议监管、社会监管、自我监管的优长与互补,形成有机共生的环境监管措施模式。配合该模式的运行,应调整环境监管机构的设置,明确划分区域监管、流域监管、局域监管的职能权责;拓宽社会监管主体环境知情的途径,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管机制;通过协议监管、自我监管,激发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和化解环境风险的自觉性,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监管效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的冲突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知识产权是产学研合作的聚焦点,产学研合作成败与否,关键是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配处理得当与否。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冲突,应通过协商、签订契约方式兼顾各方利益,从利益分配、利益评估、利益激励三个方面规范合作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实现产学研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