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郭华悦 《伴侣(A版)》2017,(11):42-43
以前,我习惯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交给“有关部门”. 对于孩子来说,“有关部门”无非是学校和培训机构.平日里,督促孩子上学,完成作业.周末或节假日,根据孩子的兴趣,送孩子上培训班.后来发现,不仅是我,周边的多数父母,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  相似文献   
32.
女友的学历、能力,甚至外表,几乎没有一样是可以挑剔的。可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寒,女友内心深处仍极为自卑。她的理想,便是找一个普通的男子,在烟火中平凡地过完一生。  相似文献   
33.
郭华悦 《当代老年》2009,(12):25-25
最早的时候,母亲喜欢听戏。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她都听得如痴如醉,有时还能跟着哼上一两句。后来,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那时,我已经十来岁了,迷上了武侠片。一放学,我便用最快的速度冲回家,打开电视,两眼盯着屏幕上的那些大侠。可时间一久,我又觉得心里不安,因为母亲看不到她喜欢的戏剧节目了。  相似文献   
34.
郭华悦 《东西南北》2009,(12):35-35
分手五年了,她拨通了他的电话,说刚好路过他所在的城市,想看看他。  相似文献   
35.
婆婆早年丧夫,一人将独生儿子养大,是个精明厉害的女人。婚前,丈夫说要一家人住一起。我本是懒散的人,希望能有个长辈在家里帮忙,于是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36.
在爱情里,两个人应该“同”还是“不同”,这是很多人疑惑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会以为,爱情的产生源于“同”这个字.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喜欢看同一类的电影,喜欢吃同样的美食,也有着相同的习惯.于是,共同点多了,有了话题聊,越走越近,最后也就成了一对儿. 在很多人看来,爱源于“同”,那么要持续下去,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哪怕两人已经在一起了,双方还是忍受不了彼此那些“不同”.一方一直孜孜以求的事就是将对方身上的“不同”,改造成两人一样的“同”.而这,在不少人看来,就是一段感情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父亲心     
中午,王林接到一个电话,是大哥王锋打来的。大哥在电话里哽咽着说,父亲心脏病突发,刚才去世了。父亲生前最疼爱王林了,可是王林一成家,就把"老家伙"赶到了大哥那里去住。王林马上请了假,心急火燎  相似文献   
38.
不传苦     
苦多乐少,本是人生常态.但何以待苦,不尽相同. 清代学者屈大均就视苦瓜为果蔬界的君子,理由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苦瓜是苦的,煮了也是苦的,但同苦瓜一起入锅的食材,不会沾染苦味.这说明什么?自己苦,却不传苦,"自苦而不以苦人",这就是君子之德.  相似文献   
39.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是不是觉得越来越没话聊?见了面,第一句不是"吃了吗",就是"累了吧". 对方的回答照例千篇一律,闭着眼都能背得出那几句.这样一来往后再想着该说点什么,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发现还真是没什么可说. 碰到这种情况,双方只能在心里自嘲:都老夫老妻了,别人家也是如此,这就是婚姻的必经阶段.这么一想,两人也就坦然地接受了现状.  相似文献   
40.
分手五年了,她拨通了他的电话,说刚好路过他所在的城市,想看看他. 放下电话,她站在宾馆的落地窗前,对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发呆.曾经的甜蜜与痛苦,奔涌而至,淹没了她. 她和他曾热烈地爱了四年.两人都是贫苦人家的儿女,没有华丽的爱情,只有云淡风轻的相知相伴.一起吃饭,一起上图书馆,一起偎依在昏黄的路灯下,幻想着爱情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