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陈新 《领导广角》2002,(7):44-45
“自然就是美”这句风行海内外的广告语,已成为街头巷尾时尚女性的口头禅。“自然美”品牌是由一个被称之为中国“阿信”的传奇女性创立的,她就是国际美容权威蔡燕萍博士。二十多年前,她借贷三千元,从一张美容椅起家,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全球2000家连锁店的独创的中国民族品牌,成为一个跨国美容经营王国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43.
144.
陈新 《炎黄世界》2011,(1):39-41
“万水千山/相隔多远/珠江弯弯伸手相牵/隔山遥望,跨海相约/绿茵赛场难说再见。  相似文献   
145.
陈新 《学术研究》2006,(10):87-92
在20世纪西方史学诸种思潮中,年鉴学派史学与历史人类学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两种。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年鉴学派以学科综合为旗帜,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历史客体建构论、问题史学,以及时限的辩证法与总体史思想。历史人类学则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产物。它继承了年鉴学派进行学科综合的理想,试图以“历史人类学”之名整合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历史人类学以集体/整体作为自身研究的终极对象,广泛采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分析策略,为当代史学再次树立了学科综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6.
6月28日,一封国际快件送到了成都市树德中学2003级理科实验班17岁的女生龚晓思的手里,她拆开来看时,发现这是一封来自世界名牌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已是她收到的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罗切斯特大学、马里兰·公园大学等在内的第七所世界名校给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了.  相似文献   
147.
20世纪60年代转向语言学的西方历史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 《求是学刊》2002,29(2):102-107
20世纪 6 0年代 ,西方历史哲学研究开始转向语言学 ,其中历史叙述研究引导了这种转向。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一些历史哲学家的思路转化 ,论述了这一转向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8.
陈新  殷辂  张林海 《中州学刊》2005,(3):110-113
在科学发展观之下,区域发展不应破坏区域关系,而应对区域关系的协调做出贡献.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不是为了搞区域性的经济联盟,而是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整体发展之中,打破自我封闭、区域分割,以内部的协调发挥这一地区的潜力,以包括人口流动在内的开放式的大发展促进东西与城乡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9.
论当代释义学对历史哲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当代释义学对历史哲学的贡献陈新在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中,释义学有其独特的地位,它将意义的寻求作为自身的目标,为其它哲学流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代释义学从狄尔菜手中按过接力棒,经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完成了释义学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变;利科紧接着又...  相似文献   
150.
陈新 《文史哲》2002,(1):112-117
人们在日常意识中理解的“历史”,并非原始的历史实在,而是经过思维加工的产物。人类的行为产生了原始经验,极少一部分原始经验通过思维进入历史。这一过程不仅使原始经验转变成历史经验,也使思维本身成为历史思维。由于我们的认识只能意识到被思维加工的经验,因此原始经验的存在只是一个逻辑预设,它使描述历史经验与历史思维的共生状态成为可能。原始经验进入历史思维的过程,也是历史经验的概念化过程,即历史经验在历史思维编织下的生成过程。由于历史思维能够按不同的结构与技巧来编织历史经验,这就使历史经验的概念化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被人们认可的历史本体,实际上是历史思维活动存在的概念化多样性可能中某一种可能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