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53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837篇
社会学   433篇
统计学   7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始终与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息息相关。如果说马克思对"吸血鬼"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对资本的物化理解以揭示资本存在的历史前提的话,那么对"酵母"的批判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的片面理解以阐明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性。但无论对"吸血鬼"的批判还是对"酵母"的批判都深深地植根于对作为"帽子"与"观念"的人自身的批判,这主要针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对"现实的个人"的遮蔽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颠倒"的现实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关于货币批判的三个"隐喻"旨在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02.
一则单纯的故事文本中找不到神话意图的社会学答案,只有在特定情境中,神话话语实践的根本意图才会浮现。正是通过灾后背景下族群话语-实践导向的经验与诠释社会学测量让我们看到,神话以她神秘、包容、协商的面孔存在于民间,意在为族群应对危机能够获得反复使用集体共享的文化经验提供索引准备。离开了特定情景意义,神话终将成为散落在静态文本和民间故事叙事中的历史断章与精神碎片,其实践意图便不能被真正认识。对此,社会学需要以新的证词为神话的话语实践意义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科技创新可直接创造新产品和财富,更引发和带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繁发生。商业模式创新对科技创新明显具有的促进作用在于可实现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调整通过增大整个"价值蛋糕的尺寸"为公司捕获价值。创新企业依据其价值主张所要实施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通过技术和资产捆绑实现创新价值;通过对整个价值链实施延长、分拆、外包、出售和整合实现创新价值;优化企业整个价值链的各种价值活动,创造新的价值活动,并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实现从科技创新中获取最大价值,是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科技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质和特殊的要求。在技术创新提升为科技创新后,技术创新阶段须延伸到科学发现孵化为新技术的阶段。对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系统思考和设计,可以全面整合创业活动,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4.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俗丰富多彩,其部分民间习俗的形成受道教影响较深.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西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西南少数民族的民俗盛会,都反映出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传播的影响.论文从宗教学、民族学的学术视野,考察分析西南少数民族民俗与道教的关系,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道教色彩,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文化涵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干雪 《职业》2016,(8):48-49
电气制图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文通过分析课程特点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该课程教学的若干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6.
107.
里强 《老人世界》2014,(6):43-43
唐人雍陶到了一个地方,别人告诉他叫“青云驿”。他便借题发挥,作了一首诗:“行愁驿路问来人,西去经过愿一闻。落日回鞭相指点,前程从此是青云。”白云,在古人眼中是高洁之物,常作为志气(如“凌云志”)、高尚的道德和纯洁的友谊的象征。李白、陶渊明、陶弘景等诗人都喜欢白云。  相似文献   
108.
西方诠释学的东渐及其效应——洪汉鼎先生访谈(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洲:据您的了解,您认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请问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洪汉鼎:我们最早接触诠释学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编的《哲学泽丛》,早在1960和1970年代,它就发表了一些从苏联翻译的哲学论文,其中讲到了诠释学.广州大学有一位青年学者作了考证:在《哲学译丛》 1963年第9期刊登了由水羊木先生翻译的德国学者O.贝克尔所写的《艺术审美尺度的超验问题质疑:H.-G.卡达穆尔〈真实性和方法·哲学诠释学纲要〉》一文(卡达穆尔即伽达默尔),这应该是中国当代最早介绍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文章.注意啊,这是在1963年,也就是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出版后才三年,我们就有介绍了.此后,在1970年代,《哲学译丛》陆续发表了一些翻译过来的苏联学者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解释学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所以说,引入解释学的年代可以上溯到1960年代.  相似文献   
109.
黄小洲:关于Hermeneutik的词源学问题,您在《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一书中说,这个词源于赫尔墨斯(Hermes)这个信使之神,赫尔墨斯的任务是向人传递诸神的消息和指示,因而Hermeneutik就包含理解、解释和翻译的意思,它是一种语言转换工作,化陌生为熟悉.到目前为止,您还在坚持这个观点吗.  相似文献   
110.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国际战略大思路,是对冷战后国际事务的战略大谋划,是对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大设计.新安全观是指导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处置安全问题的一种思维意识和行为准则,为使这种思维意识和行为准则转化成具体实践,需要有一整套运作机制,而国际安全新秩序就是将新安全观落到实处、统筹各种运作机制的必需载体.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以新安全观为主导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进程已经启动,并正将国际安全秩序引入健康、稳定的新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