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422篇
理论方法论   139篇
综合类   774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韩雅丽 《北方论丛》2013,(1):125-128
对第三世界文化的关注是詹姆逊文化政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詹姆逊结合第三世界的历史和现实,既揭示了第三世界文化的民族寓言性特质以及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的政治性,从而在凸显第三世界文化的重要价值的同时也在文化批判中显现了一种更为广泛的视域.通过在第三世界文化中寻找突破资本主义总体制度界限的激进要素,詹姆逊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第三世界主义的政治”.  相似文献   
102.
经"可然"推"应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解决"休谟问题"的各种推导方法都不是普遍有效的.这启示我们,与其探索"实然"与"应然"间还无从定性的关系,不如从"应然"开始,探索蕴涵"应然问题"的必然前提.经分析,"应然问题"的充要条件是"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的"可然",而"实然"则只是部分"应然问题"的间接前提.在逻辑上我们可以做从"实然"到"应然"的推导,但在实践层面只适宜从需要解决的"应然问题"开始推导"应然".这个推导过程的关键是"可然"到"应然"的过渡,基本方法是比较评价法.  相似文献   
103.
河南省发展风险投资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多渠道开辟风险投资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培养既精通金融又懂技术、熟悉实业投资的风险投资专门人才;开拓风险投资保险业务,并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此外,在规范发展河南省风险投资过程中,还应注意将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在市场经济机制基础上,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价值目标:改造世界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屏 《江汉论坛》2001,2(9):31-34
真理标准只能检验解释性认识,不能检验改造性认识。这表明解决认识问题除了要有实践标准或真理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或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既能判断改造性认识,又能判断改造性实践意味着:价值目标是改造世界的标准。从大众已接受的说法看,富裕、和谐、自由是构成至好的三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5.
韩东屏 《江汉论坛》2006,(10):38-43
人能永生不死吗?从人类由古至今的种种探索看,无论是肉体层面的永生不死还是精神层面的永生不死,都未见成功。然而用克隆转忆的路径就能实现这个梦想,它的基本构思是:在一个人死后,用克隆人技术复制出一个他的肉体,再用记忆移植技术将他的原有记忆转移到这个克隆体的大脑中,就能使他死而复活。而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进行,就意味着他的永生不死。能做之事,不一定就是当做之事。经过方法论的探讨和利弊分析,这里的结论是:人的永生是值得追求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儒家共同体的伦理秩序是涵养群体成员之个人的德性,自他相互待对的德行。其德性乃知仁勇三达德,其德行乃孝悌慈三达道。天地自然的天道具有"保合太和"之所以然的原理,天下人事的人道则有"执中致和"之所当然的道理。儒家天下共同体的经营目标是建设太平世界。这种大同社会是通过为万人的公心实现的,而不是为个人的私心。在公平社会里,为了自他身心的共生共存,相互沟通、共鸣、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个人有身心的内外。在上下、前后、左右立体空间的共同体中人与人相互交际而生存。人间事是人类本然地形成共同体,在自他的人际接触中相互行事情理。换句话说,人与人相互交流情感,"我"与"他"共同行事与生俱来的德性即义理。德性是人的性能和能力,也是能动性、可能性、自律性。德性正是《大学》中真正及而得之的"能得",还是《系辞传》中真正亲密相爱的待对的"能爱",又是《中庸》中真正使之为之的"能化"。德性常有德行同伴。德性的教化与音乐的教化性相比,又称之为德音的德化。正如在"敬义立而德不孤"和"德不孤必有邻"中所看到的,有德者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德性表现为德行,作为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即自他的交际关系中实行仁义礼智德目的人间事发挥其作用。社会共同体是个人的"我"与每个人的"他"共同行事人事的群体。我自己作为一个成员尽自己的本分,他人作为共同体的每一个人尽大众的本分。所以自他都要"一是修身"而诚身,涵养知道自己本分的社会性。从本质上说,人禀赋的本分是德性,乃智慧、仁德、勇气,在共同体中,"我"与"他"交流的情理秩序是孝行、悌德、慈爱。德性是能动的自律性,德行是社会的和谐力。因此知道自己的本分正是让别人知道自己本分的原动力。孝行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父母上,还应当"推己及人"扩散到社会上的大众人,这样才能"主忠信"。儒家教化的意义在于自发的感化,而不是他律的教育。德治主义或德政重视的亦是个人的自律性。现代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基本上是源于所有方面的都市化。应当更加重视儒家的公私区分和义利之辨的意义。这种儒家的"能爱"主义折中了杨朱的"为我"主义和墨家的"兼爱"主义。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东亚新格局与中日美关系国际研讨会设定了三个议题,集中研讨中日美三边关系以及与之关联的东亚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从中美日的角度对日本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对未来中日美三边关系的基本态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对东亚合作与新格局的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自由的性质     
尽管自由的关系和意义错综复杂,但个人自由构成所有其他自由的基础,也是理解它们的前提。在政治哲学里,个人自由始终就具有政治的意义。而在现代政治共同体之中,个人自由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的手段。因此,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的宗旨乃是为个人自由提供最大限度的可靠的空间。法治、民主以及共和的原则是支持和保障自由的方式。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个人自由在其个人关系和活动空间的方面也会发生变化。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并不是两个问题的,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在政治哲学里,该理论是人们认识个人自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