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谦让的学问     
以谦让为美德,由来甚为久远。《周易》有《谦》卦;《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老子》反复以水为喻,赞扬水能处下,居众人之所恶,也包涵这一层意思。人们对很多传统道德观念持批判态度,但恐怕很少有人对;谦让精神表示质疑。  相似文献   
12.
骆玉明 《领导文萃》2007,(8):97-101
当了皇后,按理是一个女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了。但武则天的心,还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3.
骆玉明 《领导文萃》2011,(15):118-120
许大将军到底是什么念头,实在没有办法知道。或许,他只是天性与林妹妹、宝哥哥不能相容,便兴之所至地乱扯了一通?  相似文献   
14.
壅塞的清除--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的发展一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 ,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 ,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 ,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 ,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作者同已故章培恒教授合作主编《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史新著》的经过,介绍了章先生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思考,以及他提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课题的意义,评述了章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的几个重要特点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体诗的当代批评及其政治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武帝因对太子萧统有所衔恨 ,在萧统死后舍弃其子萧欢 ,而以其弟萧纲为皇位继承人。这一做法引起朝野的不满。在萧纲被册立为太子后不久 ,就有人利用太子宫中所作之诗多涉艳情而加以攻讦 ,并特意冠以“宫体”之名——这是带有政治意义的事件。而对所谓“宫体”诗的政治性、道德性批评 ,在梁代已经渐见流行 ,并为后人从不同需要出发加以承袭  相似文献   
17.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相似文献   
18.
伟人和我们     
对“伟人”这样 一种称呼, 各人所持的标准 恐怕颇多违异,我 们首先也需要对此下一个定义。我们在这里说的“伟人”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发出主动的动作,而其力量足以在其所活动的领域内产生重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徐渭家世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在诗歌、戏曲、绘画诸方面都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目前各种有关著作,对其家世的叙述都极简略,较详细的只有徐崙同志的《徐文长》一书。然亦颇有疏误。我们根据徐渭本人的作品所提供的线索与各种方志的零散资料加以比照,作一大致的描绘,并对《徐文长》一书的某些说法提出异议。徐家世居浙江山阴。徐渭《赠族兄序》说:“徐自偃王入越,迄今数千年。”追溯极其辽  相似文献   
20.
一在南朝诗坛上谢灵运曾被看作是个典范性的人物。《宋书》本传说他“每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徧(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可见声誉之高。以后齐梁人论及刘宋一代文学,虽每常以颜(延之)、谢并举,但大抵更为推崇谢灵运。不少人的诗歌创作,都受到他的影响。以富于独创性著称的鲍照,有不少篇章是明显地模仿谢灵运的。谢脁的诗也在很大程度上有着谢灵运的影子。《南史》卷三十三说齐武陵王萧晔“学谢灵运体”,《梁书》卷五十称伏挺“善效谢康乐体”,这些都是谢体诗风靡一时的证明。诚然,也有人对谢诗提出过批评,如齐高帝指责谢诗“放荡作体,不辩首尾。”但从他推崇潘岳、陆机、颜延之来看,似乎也只是不满于谢诗的结构散漫,而且他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