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民间组织是我国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本土民间组织参与的扶贫开发在扶贫介入、选择、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官方影响与民间自觉双重路径融合的行动模式,区别于传统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扶贫或独立扶贫.同时这一行动模式也使民间组织在扶贫资金来源、扶贫模式及合作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影响其在社会扶贫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规避组织的行政异化以及作为社会扶贫中介者、调和者、创新者和引导者角色的生成.  相似文献   
32.
3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社会性别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承伟 《学术论坛》2005,30(7):54-58
提高扶贫开发中的社会性别敏感性将是中国未来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调整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及措施实践中社会性别问题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审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高中国未来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及措施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称:新扶贫纲要)确定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十一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并明确: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跨省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协调,集中力量,分批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所属连片特困地区负总责,在国家指导下,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  相似文献   
35.
开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具有多重理论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基于灾害风险管理与贫困及减贫的内在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尽管灾害的成因非常复杂,但灾害与贫困之间往往具有很高的内在联系性.  相似文献   
36.
黄承伟 《中国扶贫》2017,(10):45-48
近期,在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进修班(第68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学习期间,中央党校安排学员到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开展体验式教学,我个人感到这真正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故事感人,深受震撼、深受感动、深受教育.三点体会最为深刻:一是再一次现场深刻感受到了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伟大魅力,思想又一次得到荡涤,党性又一次得到提升.二是再一次在实地感受、理性思考中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实质要义、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党性和宗旨意识得到新的强化.  相似文献   
37.
中国是灾害多发国家之一,每一年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经济、社会、生态损失,增加了贫困的广度和深度.根据统计.贫困地区灾害发生率要比一般地区高5-10倍.汶川地震对贫困的影响以及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至2010年9月底三年任务二年完成之时,个人、社区、区域都需要从早期恢复向长期发展转变.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以及其他贫困地区灾害风险管理面临的战略问题,对相关的理论方法产生了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38.
贫困程度动态监测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阐述贫困标准与贫困程度的基本概念 ,以实例对贫困程度监测模型进行应用分析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对于更准确地界定反贫困对象以及动态评价反贫困战略实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9.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0.
民营企业是重要经济主体之一,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客观要求。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实现了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结合当前社会扶贫的实际来看,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应落实到从内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来实现贫困治理中政府—企业—贫困人口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