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67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沈约是发明四声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将"四声"引入诗歌理论的首创者。"用四声以制韵"是"永明体"诗歌的核心特征,其具体内容是指:一句之中,必须避免同声同韵的字重复使用,并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为标准达到字调的相间。"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不仅不是"病犯"而是"用四声以制韵"的"韵",它只有在并提时才具有意义。沈约没有提出过"八病"之说,"八病"是后人基于"八体"言论而产生的一种附会,而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归入"八病"则是附会之上的附会。沈约的《答陆厥书》等文章廓清了"四声"与"五音"的区别。他的"声律论"建立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过渡的桥梁,也导致了"拘声韵"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莉莉  李泉 《统计研究》2011,28(8):63-72
 投资者如何分配家庭资产,为个体的风险偏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采用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从投资者对风险资产需求这一角度,详细研究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不同群体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异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财富水平、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是否抚养小孩都是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群体风险偏好的表现有差异。研究中国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异质性,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投资者的金融资产决策、储蓄行为、财富积累过程以及不同群体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入手,管窥其与京派小说中现代意识内在的多角度联系和京派小说现代意识独特的深层蕴意。他们的现代意识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美学理论,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和运用,从审美角度反思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4.
在数字时代,通过政府数据开放释放"数据红利",有利于加速形成高效流通利用的数据要素市场.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立法,是加快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保障数据开放规范性、减少数据开放地方分散立法弊端的客观需要.中国政府数据开放中央立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对于立法模式,短期内可以由国务院先行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条例》,时机成熟时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法》.在立法理念上,应注重数据开放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在立法结构上,应以开放全过程为主线,以开放核心环节为重心.对于立法核心制度,需要明确政府数据开放范围与标准,建立数据开放保密审查和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规范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与管理,明晰政府数据开放的法律责任,以不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法治环境,实现数据强国.  相似文献   
105.
创业教育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而给教育提出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加强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创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以地区为单位,整合创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创业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是必要和可行的,苏州几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和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整合必须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权责明确、互利共赢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6.
李东阳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忧君、忧国、忧民三个层面。忧患意识伴随着李东阳入仕以来的人生历程,尽管其内涵、强度在不同时期有异。李东阳的忧患意识具有持久性、深刻性、前瞻性、进取性,从广阔层面上展示了其丰富的政治心灵世界与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7.
从世博会概况、世博旅游研究文献时间分布、世博旅游文献主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世博旅游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外对世博旅游的时空比较研究较少,对世博会影响的研究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最后对世博旅游研究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运气学说滥觞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大论",《太平经》是道教的第一部典籍。通过对两部著作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论述了《太平经》中蕴涵的运气学说思想,辨析了二者的渊源关系。首次对"王气"和"君火"两个概念进行了考辩,并依此提出了"七篇大论"的著述时间应该在《太平经》之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9.
魏玛时期的失业问题伴随当时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个阶段是战后的初期阶段,魏玛德国的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失业规模在1923年底迅速扩大。第二个阶段是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失业问题开始得到缓解。但20年代中期的"合理化运动"又导致德国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这两种长期性失业类型使德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第三阶段是大萧条时期,经济大危机重创了魏玛德国的社会经济,再加上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和劳动人口结构的改变,严重失业问题直到共和国的崩溃也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10.
《伤逝》的情痛之真、语言之美、灵魂之善,使作品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悲剧意味.《伤逝》的悲剧之美,不仅因为有真诚的悔恨、沉重的怀念、凄凉的悲楚、无奈的分离,更因为有泪水的挥洒,爱人的逝去,理解的缺失,感动的远离。鲁迅在《伤逝》中,以追忆的形式,倾诉了无尽的悔恨和愧疚,抒发了高洁与美好无可奈何逝去的悲痛。《伤逝》以忏悔开场,以忏悔结束,让我们在至情的刺痛中泪流满面,让我们在感伤之余,去思考生活、领悟人生。小说着力描写的不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是现实的无奈与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