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24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602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777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21.
With the aging of population,the academic researches tend to focus on the size,structure,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s.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data of 2012 CLDS,describes demographically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hina’s labor force by fourtypes:employee,employer,selfemployed and farming and analyzesthe variations in the indicators of the 4 types employment status,such a shuman capital,working hours,worksites,in come,social security,job evaluation and work values and identity of social class,etc.Understanding these variations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per labor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322.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可谓以小说的道德功能警世喻人的佼佼者。因此,将盖斯凯尔夫人的三篇代表作置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内,以阶级伦理和全民伦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盖斯凯尔夫人在创作中不仅再现不同阶级奉行的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呼吁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摆脱各自的阶级立场带来的影响,在基督教倡导的爱与宽容美德的指引下,通过伦理和解和伦理越位,使整个社会实现从奉行阶级伦理过渡到遵循全民伦理转变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323.
曹松若干事迹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唐都学刊》2005,21(2):21-24
晚唐后期诗人曹松南游广州和归隐洪州西山的时间,其是否曾游湖南及蜀中等问题,史家尚存争论,《唐才子传校笺》在论述曹松中也有一些缺失。对曹松的行迹做细密的爬梳,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4.
优势视角:残疾人工作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残疾人工作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工作视角,一种是问题视角也称之为缺陷视角,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另一种则是关注于挖掘残疾人优势的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及其工作模式,是当前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更为合理的视角和模式。  相似文献   
325.
不同时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联通过不同的形态和途径得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前一十七年,影视主动依附于文学,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影视创作则呈现出高度同质化趋向。二者以联动与合谋的方式,嵌入了迎合主流文艺规范的一体化格局之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影视对文学或依附或背离的双向选择,根源于影像艺术的自主性诉求与现代化革新。随着世纪之交大众文化的崛起和主导型文化媒介的更替,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交互关联发生了深远变迁,呈现出多元驳杂的无定性情形。  相似文献   
326.
城市拆迁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铁中 《中州学刊》2006,(6):110-112
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弱势群体在规模、贫困程度、潜在影响力等方面都已变得令人担忧。不规范的城市拆迁使得弱势群体更加弱势化,其知情权、话语权、生存权和选择权得不到尊重甚至被侵害。为此,必须建立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利益表达机制和规范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27.
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拓展教育内容。既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教育,又要加强公平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等的教育,引导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328.
就特定意义而言,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法治”,是指源自先秦时期的法家治国理论,而西方传统法文化中的法治则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西方古典法治理论。虽然两者用词一致,但存在确定性的差别。西方古典法治理论是以民主社会为基础,以简单商品经济为依托,以公民权利平等为追求,以“权利法”为核心,公民以遵从法律和正义为信仰,是依法治国的原生态的法治社会模式。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法治”则依托专制社会,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这就决定其法律不可能表达权利平等的内容,只能以“严刑峻法”为统治社会的国策,虽有成文法,具有了“法治”的某种法律形式,但这只能表现为“人治”之下的法制基础上的“以法治国”的社会治理模式而已。  相似文献   
329.
梁向阳 《唐都学刊》2001,17(2):98-101
"羊"是刘成章自我形象的意象符号,也是其眷恋陕北的象征.在这个中心纽结下,作家一方面以陕北风情为散文创作展开的原点,另一方面通过诗意化的方式表达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330.
成都城址选择的历史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是一座拥有2400余年建城史和近150年建都史(不含古蜀王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城址经过历代蜀人的艰辛开发和探索,选择在平原广阔、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地形有利、气候温润、物产丰盈的成都平原中心,符合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的原则,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此后不断兴修的水利工程更使其锦上添花,故历经2300余年从未转移,这无论是在中国城市史还是世界城市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