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通过对“研学结合”课程改革缘由、“研学结合”概念内涵、是否适合所有课程和所有学生、与工学结合的异同以及如何实现“研学结合”六个问题的回答,旨在深入剖析“研学结合”这一概念,以期更好地进行“研学结合”课程改革,探索适合财经类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2.
在日本占领上海时期诞生的日文杂志《上海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日本国策文学的产物,是战时日本所谓对海外“文化工作”的一部分,它的主旋律是对“大东亚战争”的鼓吹。但与日本国内的国策文学不同的是,它的上海地域色彩,以及有部分中国文人的参与。内山完造是这一文学杂志的核心之一,因而在所谓的主旋律之外,其作品表现出了各种异色甚至多元的倾向。共发行六期的《上海文学》,是研究这一时期日本海外国策文学、沦陷期的上海日文文坛及变异的中日文学关系的重要日文文献。本文的工作主要聚焦这份湮没已久的日文杂志的梳理,在揭出其文献价值的同时,依据原始文献,对其中表现出来的日本海外国策文学的底色和异色进行评析,以此来探讨这一时期海外日本文人对于这场战争和中日关系的认知。  相似文献   
43.
共情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对高职思政课教师尤为关键,它渗透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设计要以共情为切入点,选取教学内容要以共情为着力点,组织教学实施要以共情为支撑点,进行教学评价要以共情为关注点。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及在布陇箐隧道中的应用,包括“湿喷法”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现场试验、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45.
传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中和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思想源泉。具体表现为:(1)亦A亦B:互利双赢;(2)A而不A’:和而不同;(3)A中有B: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46.
天津水资源危机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天津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分析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并提出天津市应对水资源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产生了不同的制度安排成果。这种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于国家战略选择偏好、意识形态、政府财政经济状况、官僚机构经济理性、政府公共服务知识等因素及其变化,而内在动因则在于制度供给成本、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农民利益诉求等因素及其变化。在变迁趋势上,其表现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由制度外向制度内转变、由外因向内因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非均等向均等转变。  相似文献   
48.
吕佳翼 《理论界》2014,(3):119-121
本文通过研究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主要面貌与基本矛盾:部分有理性与整体无理性之间矛盾的激化与国家力量的增强,科技、脑力劳动的异化与技术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消费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49.
试卷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卷分析是教学评估与考核的主要依据和内容,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卷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基于经典测量原理的试卷分析方法,并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分析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50.
基于历史渊源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从主客体关系上,把人当作主体,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依靠人;从目的和手段关系上,把人作为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从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上,把人看做是尺度,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更要既坚持物的尺度,也坚持人的尺度,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尊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