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14篇 |
免费 | 567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86篇 |
劳动科学 | 38篇 |
民族学 | 463篇 |
人才学 | 24篇 |
人口学 | 262篇 |
丛书文集 | 4786篇 |
理论方法论 | 694篇 |
综合类 | 6997篇 |
社会学 | 850篇 |
统计学 | 1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253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227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99篇 |
2017年 | 356篇 |
2016年 | 256篇 |
2015年 | 465篇 |
2014年 | 531篇 |
2013年 | 777篇 |
2012年 | 834篇 |
2011年 | 1142篇 |
2010年 | 1204篇 |
2009年 | 1241篇 |
2008年 | 1126篇 |
2007年 | 1230篇 |
2006年 | 1303篇 |
2005年 | 1010篇 |
2004年 | 548篇 |
2003年 | 410篇 |
2002年 | 530篇 |
2001年 | 436篇 |
2000年 | 280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57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期以来,学界主要从哲学、学术史、体例学等方面来研究《明儒学案》,很少有人从修德角度来探讨《明儒学案》。其实黄宗羲的创作宗旨在于修德,《明儒学案》的精神是“修德而后可讲学”。围绕着修德,黄宗羲从三方面来评论明代学术:一是修德重在自得,学术要在自家身心上生根。二是修德深浅关乎学术深浅。判断学术深浅要考察其圆融性和深刻性。圆融性要求说话前后一贯,理论没有矛盾。深刻性可以从如何解决本体与工夫,从如何回答理-心凑泊、儒-释分别这两个问题,从如何进行学术辩论,从如何讨论同一个话题这四方面看出。三是修德具有效果,可以使人坦然面对贫穷、危险、死亡,可以“所过者化”。本文通过考察黄宗羲对明儒学术的评论,再现了黄宗羲修德的深浅,建构了黄宗羲的修德理论,同时期望引起现代学者能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2.
从政治哲学视域看,公共领域是一个与公共权力、市民社会、私人领域等诸多概念重合且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它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调和沟通二者的意见地带;是以公众为主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以自由和公开的表达为保障的社会交往空间;它通过公共舆论对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以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维护公共权力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目的.这种政治哲学的解读对于解决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对公共领域理解的歧义、混乱和矛盾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3.
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个体与不同类别的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笔者以为,类似的模型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里找到,仅从这一视角出发肯定有所偏差。事实上,费孝通认为存在两种“社群”:由团体格局所形成的“团体”和由差序格局形成的“社会圈子”。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不在于西方只存在“团体”,东方只存在“社会圈子”,而在于这两种“社群”在社会构成上的不同。笔者由此指出,“差序格局”的实际含义是强调由“差序”所构成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导与支配地位。中国所谓的公共领域,实际上由私人领域扩张与转化而来,或者受到私人领域的支配,这也使得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供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并取决于处于“差序格局”中心的某个个体或某一批个体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行动者的模拟模型考察公司中的雇员形成派系的过程。基于互惠原则与资源交换理论,模型展示了互助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连带,逐渐形成在内部相互支持的群体,这种群体进一步排除他人的参与,并最终在组织中形成了派系。在考察影响派系形成的因素时,本文选取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两个变量以及表达组织气氛的一个变量。曲线图展示了本文的实验结果:接近或超过个人极限资源量的工作量和越不平均的工作量分配状况越有可能提高派系形成的速度和数量,并可能导致派系的不断分裂;而太小的工作量与过于均等的工作分配可使个体交往倾向减弱而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45.
首先,指出Lemaitre等提出的高周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只适用于等效应力循环为等幅的加载情形.然后,基于等效应力循环为不等幅的加载情形,推导出适用于高周疲劳的损伤演化方程,说明上述等幅加载情形的损伤演化方程只是高周疲劳损伤演化方程的一个特例,且后者的结果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46.
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工科院校大学生翘课的原因,针对学生对大学教育目标的认识不深、理想信念不清、责任心缺失、外界影响因素、管理上的漏洞、任课教师的责任等影响逃课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加强学校层面的科学管理、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实施个性化跟踪管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加强基础课教育质量管理、优化课程管理与宿舍管理的应对策略。强调了要预防或根治学生翘课现象,需要所有相关环节集体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张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4)
目前相关数据和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人口流失趋势已经出现,深入分析形成人口流失现象的多重原因,客观探讨其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多重影响,成为"新东北现象"讨论的一个重要主题.立足于学界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现象分析的基本现状,着重结合相关研究中的城市化因素,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现象进行补充讨论,将有助于找到化解其不利影响的相应策略,推动东北地区的顺利转型和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48.
49.
人口老龄化:进程模拟和政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口老龄化系数分析为主线,对相关统计数据从生育率、死亡率、老龄化系数、跨期队列人口四个方面进行模拟分析,推算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1976年开始出现;计划生育政策是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关键因素,并导致我国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的时间提前了12年;面对老龄化和高龄化浪潮,应当实行由国家主导、社会与家庭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老龄化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50.
如何加强医院青年文化建设,引导青年成才,促进青年在医疗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医院发展面临的一项新课题。针对医院青年文化建设存在的引导方式陈旧、活动组织困难、活动同质化等问题,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文化建设;加大投入,加强激励,贴近实际,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加强引领与品牌管理,构建特色品牌文化体系;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倡导职业文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