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19篇 |
免费 | 177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6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61篇 |
人才学 | 17篇 |
人口学 | 92篇 |
丛书文集 | 668篇 |
理论方法论 | 294篇 |
综合类 | 3057篇 |
社会学 | 146篇 |
统计学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205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43篇 |
2008年 | 223篇 |
2007年 | 244篇 |
2006年 | 193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312篇 |
2002年 | 517篇 |
2001年 | 422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秦汉时期,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背景下,二湘的身份被确立为尧女舜妻、儒家圣母;魏晋以后,人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关注二湘,淡化了其圣母的形象,从而使二湘的形象向先秦时代的"哀怨悲伤、柔情万种"复归。湘君、湘夫人形象演化的过程体现了政治、文化对文学形象造成的影响,体现了中原文化对地方文化的统领与地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接纳。 相似文献
82.
刘肖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2):42-44
通过田闻小区试验研完了植物动力2003叶肥对保护地黄瓜的喷施效果,结果表明:于开花期喷施植物动力2003叶肥对瓜长、瓜形、瓜重都产生显著影响而且明显提高了瓜数,从而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3.
84.
介绍了白纸地图通过扫描仪录入计算机系统,并通过拼合生成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以及电子地图坐标系统的一种建立方法。生成的电子地图采用256色存储和显示,完全可满足观察和应用的需要。通过特征点匹配的方法,实现了在象素级精度上的多幅地图的拼合。并提出了一种有广泛适用性的图像快速旋转算法及性能分析,较之其他的旋转算法,它具有速度快、不丢失图像信息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85.
邹晓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6)
本文论述了传神在中国绘画美学中的重要位置,“神”是包括绘画在内的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并阐述了在传神的原则提导下,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86.
石小娣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45-47
远程教育作为实施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主要手段将与校园教育长期并存。本文对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校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 ,认为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目的、教学理论和思想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基本相同 ,但由于教学条件的不同 ,两者又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本文还对目前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及不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7.
利用时间序列的可预测性随预测步长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选取最优延迟时间的新方法;用已知的混沌系统Lorenz、Rossler等产生的时间序列进行仿真计算,与重建扩展法相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陈晓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在事务性文体的写作研究中 ,人们常用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对事务性文体的遣词造句进行规范 ,从而避免事务性文体写作中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语用的角度 ,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个方面 ,对事务性文体修辞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9.
贾晓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1):40-42
本文认为,当前非数学专业的微积分教学改革,应特别强调微积分的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功能,强调对数学原理和背景的介绍.为此,作者以"启发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为宗旨,提出从教材到教学法直至成绩考核方法的一整套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0.
王小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29-31
天人合一、与自然相和谐是古代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它强调的是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 ,是生态道德理性与生态实践理性的统一。天人合一理想的实现也将是生态平衡的实现。它所反映的生态思想可以为现代处在生态危机严重困扰的人们提供重要的价值支持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