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9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01篇
丛书文集   1292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2369篇
社会学   296篇
统计学   4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自然的魅:是祛还是返?——一种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对自然祛魅的过程,而人类的价值关怀与取向往往与世界的神秘感和人类对它的敬畏感有关。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使科学知识在为这个世界祛魅并达到人类的目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又不至于冲击人类的价值关怀和取向一直是人们关心和思考的话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现代祛魅世界观产生的原因,并力图在它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世界观成了一种不错的理论和实践尝试,而结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这种尝试更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在于,从空间视角重新认识和研究古代文学,充分发掘和利用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城市文学资源。有助于建构起时空并置、更加完整和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此外,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还可以为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与意蕴深厚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993.
西方人将近代媒介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将近代新闻传播观念移植到了中国.这一过程体现着观念的现代化与观念的中国化的辩证关系.本文关注近代第一批新教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的定位,从译名统记传入手,探讨杂志一词经历着由试用词、过渡词再到通用的专门词汇的变化过程,而杂志成为流行词与日本方面关系非浅.  相似文献   
994.
近代上海地区由于欧风东渐,社会风俗与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却依然保持其相对恒定的性质.游戏作为民俗事象,在近代上海社会风气变化中又呈现了新的特征,而通俗小说在反映世俗生活中所形成的游戏特征和游戏观念,既有对游戏之俗传统的继承,又呈现了风俗变异时期新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5.
由于阅读过程内在的复杂性,阅读是较难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本文从阅读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对中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有更多的同仁加入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6.
关于高校班级管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适合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班级管理方法,分析让学生自治的重要途径,并结合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拟定集体与个人发展的远、近目标,最后提出建立班级管理工作系统的整体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997.
哈贝马斯法律有效性两个向度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因何有效是法律思想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哈贝马斯通过分析法律有效性的两个向度即事实有效性和规范有效性各自的渊源、相互间的张力及其表现,从而在法律自身的属性上找到法律有效性的根据,并深刻论证了法律与道德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道理。  相似文献   
998.
《论语》中的“学”具有学习、学问、学说、学派、练习、模仿、觉悟、教授等诸种含义,其中可以把“觉”理解为“学”之体,其他含义为用。这种理解有助于实现《论语》哲学的持续建构。  相似文献   
999.
1000.
周蕾 《齐鲁学刊》2008,1(3):87-89
和谐社会一方面描述了社会和谐存在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也对实现和谐社会的实践着的人们指涉了相应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所谓责任意识,就是在普遍必然性的社会性定在的基础上,社会主体(包括个人和集体)基于自由意志的自觉把握和自主践行。因此,和谐社会和责任意识呈现出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和谐社会所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相应的社会主体对这种要求的把握和践行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责任意识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主体基础,是其创造性的价值标识和超越性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