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45,自引:3,他引:1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加洲  凌文辁  方俐洛   《管理科学》2001,4(2):74-78
拟对近年来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研究 ,进行综述性的介绍 .内容有心理契约研究兴起的原因 ,心理契约的概念发展 ,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心理契约对组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书房的布置     
书房布置应考虑人的活动范围和使用要求。书房主要包括书柜、书架、写字桌和椅子。在布置家具时应注意人体的活动尺度,满足使用和活动等方面的要求。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资料,成年男子书写与阅读用  相似文献   
63.
越来越多的资料和迹象表明,国外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不仅表现为各种公然的侵犯行为,而且还以多种隐蔽的形式遍及整个组织.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会导致组织生产力下降、员工压力增加、顾客满意度降低、高昂的财产损失等.当前,组织管理者和学者更加关注组织因素在引发工作场所侵犯行为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诞生在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这是我们徽州人民的骄傲。中共中央对陶行知先生的定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奋斗、鞠躬尽瘁。陶行知先生是唯一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国母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在中国历史上能获得此殊荣的除了孔子就是陶行知了。  相似文献   
65.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就是通过考核、选拔、录用和培训,把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及时、合理地安排在所需要的岗位上,使之与其他经济资源相结合,形成现实的经济运动,使得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生产率,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人力资源配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个人一岗位的匹配,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其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效益,它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介绍了猎头公司吸纳SPIN模型的普遍属性和心理方法,并在理论层面予以融合和演化,并以客户需求分析为应用支点,探讨猎头实践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67.
<正> 职业生涯设计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员工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就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以后职业发展方向,并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劣、限制等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8.
在回顾和盘点2004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历程时,从微观的角度看,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在下列领域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9.
凌文 《金陵瞭望》2006,(11):9-9
今年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今年端午,苏州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此次大型公祭又一次把端午节的“伍子胥”与“屈原”之争推进人们视线。  相似文献   
70.
黄波  凌文辁 《人才瞭望》2005,(11):48-49
继任计划(succession plan),又称接班人计划,是公司确定关键岗位的后继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开发的整个过程。继任计划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和管理公司的人才继任计划,能为公司培养和储备关键的人才;能提高管理者对未来角色和挑战的准备,建立起企业持续经营和稳定的人力资本,防止因人才流失引起的公司经营和业绩的大的波动;能充分激励员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