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本文在以前学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绩效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在英语中,反语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语为赏析文学作品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反语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我们能否运用分析话语中反语现象的语用学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语现象,本文拟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着重探讨分析评价Grice,Leech,Sperber&Wilson等英法国家语言学家提出的反语理论在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反语中的作用,并且讨论了第一人称叙事体中的反语,以期更好地阐释反语的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33.
近代中国的演变,从政治制度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调整,到法律制度的变革,均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列强入侵,为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中国社会被推上近代化的轨道.就法律变革而言,收回领事裁判权是中国制定各项法典的政治动因,民法典亦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由于民法与一国之社会文化、习俗密切相关,因此在近代化的过程中,移植资源与本土资源的碰撞、冲突也最为显著.清末、民国政府在民事立法过程中对待两种资源的不同态度,使两个时期的民事立法也存在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34.
精英司法排斥民众? 在西方,新闻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的司法监督,关键在于精英司法对民众情绪的排斥.类似辛普森杀妻案件那样,被大众媒体广泛跟踪与报道,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们看到,一般的司法审判中,不允许法官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也不能进行现场直播和拍照,庭审之后,留给公众的信息不过一张新闻速写,或者一纸判决书而已.面对这道裂痕,长期从事司法审判工作的德沃金也不无遗憾地说:"任何国家部门都不比法院更为重要,也没有哪一个国家部门会像法院那样受到公民的彻底误解."  相似文献   
35.
N agu ib M ah fous的《H a lf a D ay》在叙事结构的框架内展开,在描述了一名小学生第一天上学的经历的同时,运用小说经常采用的虚幻写作手法来展现现实世界的惊人变化。本文从功能语言观的及物性和概念隐喻来分析该语篇如何在逻辑和语义上实现连贯。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在对上海各区县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家庭随迁流动人口的住房性质、居住社区类型和居住区位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综合探讨了个人及家庭因素、社会及制度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上海流动人口家庭随迁特征明显;流动人口仍以租赁住房为主,主要聚居在远郊、近郊的农村社区和城中村;家庭随迁流动人口在住房拥有率方面凸显优势;由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所形成的社会分层对住房选择影响显著;制度性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对住房选择也具有显著性影响。针对分析结论,本文在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等多方面提出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正"国际理解教育"首次在文件中被提出,是在1974年第1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文件《关于旨在国际理解、国际协作、国际教育与人权及基本自由的教育建议》中。它要求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和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并学会交流共处合作。笔者所在的成都市簇桥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从2012年9月开始探索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两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8.
文章旨在分析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2013年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的态度意义,并且探究在评价系统理论框架下此国情咨文中态度三大次系统(情感、判断、鉴赏)所表现的特点。文章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指出判断次系统的应用在态度三大次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积极态度的使用远远超过消极态度的使用。研究表明,奥巴马总统在2013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倾向于积极地评价为建造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所采取的行动。通过这一研究,以期对深刻理解2013年奥巴马国情咨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强人政治"以强制和权威推动社会变革,现实功效不容忽视.然而从长远看,"强人政治"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与现代社会发展大趋势背道而驰,固有弊端在改革建设过程中不断显露.促进民主法治成长,开启"常人政治"时代,势在必行. 一、"强人政治"转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纵观历史,任何一次改革大变局中,都离不开"政治强人"的作用.社会变革的需求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执政者意志,才能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行动,才能冲破各种利益集团的重重阻挠得以顺利实施.特别是当今中国,在取得高速发展、全面进步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官员作风问题不容忽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极腐败、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凸显;国际金融风暴下,经济领域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等.这些问题利益交织,错综复杂,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手段和较大的权威推动解决.  相似文献   
40.
刘婷婷 《经营管理者》2012,(2X):358-358
本文以社会伦理为研究视角,从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当今中国农村祠堂重建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与权力博弈的产物。从本质上看,祠堂重建并不仅仅出于对某种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更多的是人们在当下社会的一种积极选择,这种选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落内部的团结与和谐,而且使人们在物质增长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精神上的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