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的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房地产泡沫预警系统中警情、警源、警素、警兆、警限、警度等组成要素,选取黑色预警、红色预警、黄色预警、白色预警和绿色预警的一般预警方法以及恰当的预警指标,提出了房地产泡沫警情分析和预警,以及利用预警结果并结合专家的对于整体经济形式的专业判断对房地产泡沫的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  相似文献   
42.
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的生存、生活空间逐渐移向社区,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他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强烈,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社区青少年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分析,提出了社区青年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我国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国家和社会通过制度帮助贫困群众应对不测风险,保障基本生计的能力逐渐增强。然而受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4.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大庆市1990~2009年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耕地面积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990~1997年是复垦面积和油田开发占地面积1,997~2003年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DP和复垦面积,2003~2009年是复垦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油田开发占地面积和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占主导地位,从1990~2009年长序列来看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复垦面积、人均GDP和油田开发占地面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复垦面积、废弃地利用面积和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正影响,其中废弃地利用面积最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油田开发占地面积和人均GDP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负影响,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显著。  相似文献   
45.
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地建立辽宁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5-2010年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7年以来,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达到0.6以上,表明辽宁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发展已初步具备现代化特征;至2010年底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达到0.7149,比1995年的0.4630提高了25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1.61个百分点。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各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排序为:大连-沈阳-盘锦-锦州-铁岭-鞍山-抚顺-阜新-丹东-辽阳-朝阳-本溪-营口-葫芦岛,大连和沈阳两市已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本研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提供了参考,对解析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6.
通过理论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构建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阶段分品种对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粮食补贴投入产出作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亩均粮食补贴对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作用显著,但作用效果被抵消了,亩均粮食补贴对其他作物的投入产出效果不显著;粮食补贴对劳动时间要素投入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对玉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促进显著,而对水稻和大豆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粮食补贴提升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但产出效果不明显。未来粮食补贴政策应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实行价格与补贴相分离,让补贴以要素投入合理化为基准,通过补贴满足不同作物生产收益所需。  相似文献   
47.
慈斌  吕杰 《统计与决策》2012,(13):72-74
文章通过等权重条件下和熵权修正后的两种TOPSIS法对我国农业23家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显示:经营能力指标所占评价权重最高,而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次之,体现了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应以提升经营能力为主;按行业排名的竞争力最强为渔业,且竞争力水平在1,2名之后有巨大滑坡。并且按照三种能力划分的竞争力评价显示不同能力的分布情况非常不均匀。  相似文献   
48.
发挥农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基础性作用 ,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环节。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看 ,农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必须把振兴农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组成部分 ,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要抓住振兴战略机遇 ,发展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 ,真正发挥出农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中国花生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1-2010年中国九省份花生成本收益及物质费用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及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中国花生生产效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花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是由技术进步与综合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样本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仍有改善的空间。并以2010年中国九省份花生生产效率的分析和改进为例,说明中国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非效率是由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0.
吕杰  刘传明 《统计与决策》2022,(18):184-188
文章基于2003—201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关联结构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复杂且多线程的网络结构形态;考察期内,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密度明显上升,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逐年下降,“等级森严”的空间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空间溢出渠道有所增多,网络连接趋于稳定;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甘肃8个省份扮演了“中心行动者”的角色,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安徽等省份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扮演了“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北京和天津扮演了“双向引导”的角色,江苏等6个省份扮演了“跟随者”的角色,内蒙古等8个省份扮演了“桥梁”和“中介”的角色,黑龙江等14个省份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相似的需求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助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关联关系的建立,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