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8-2006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分地区讨论时,得出同样的结论,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强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总体工资水平的拉动作用也是积极显著的,其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 ,我国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障碍 ,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中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利用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数据对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简单描述 ;其次 ,针对现状分析了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探讨了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可能带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对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性措施的不同情景方案对粮食安全影响进行情景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气温上升导致的粮食单产下降将对中国今后的粮食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除东北地区外,其他五个地区的粮食产量都将下降,从而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形势构成重大威胁。部分省区发生的季节性干旱对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区域性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未来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大力推广双季稻,可以充分利用气温上升带来积温增加的好处,使这些地区的水稻产量明显增加;引种和技术进步对全国粮食产量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多种适应性措施多管齐下对全国粮食产量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90-2011年江苏省13个地市农村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工业化中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污染排放强度效应与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工业污染排放量受经济规模、污染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农村工业发展中污染排放存在显著地规模效应,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农村环境质量有显著负面影响。苏南、苏中与苏北区域农村的比较研究表明,苏南的三种效应均低于苏中与苏北的三种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中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角度,较详细地分析城乡收入、消费、消费倾向、消费结构、耐用品拥有量等差异情况及原因,然后,针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我国的具体条件,提出了一些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外来生物入侵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外来生物入侵重在预防,建立一个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管理体系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系统包括外来入侵生物数据库、外来生物检验检疫系统、外来入侵生物监测系统、外来生物研究与风险评估系统、外来生物入侵网络通信平台、外来生物入侵预警决策系统、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培训系统、外来生物入侵应急预案8个组成部分,各系统相辅相成。目前构建该体系存在的困难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公共投入不足、公众意识淡薄。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确立国家统一的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列入法律法规;统一安排专项资金,提高预警能力和快速反应体系;充分重视公众参与,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源硬约束下的江苏可持续发展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审视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发展轨迹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连续 12年保持 10 %以上的高增长率 ,创造了占全国 10 %左右的GDP ,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人文代价 ,并越来越受到其强烈约束 ,迫切需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实现发展理念、增长方式、综合决策、资本运作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 ,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