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444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表现在佛教发展的规模和译经、著述及思想学说等许多方面,而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则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与鼎盛,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也与帝王的宗教文化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适应统一的社会在文化上的需要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32.
净明道与道教各派的关系,是净明道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净明道与正一道关系的探讨,认为净明道传承正一法术的历史实况,反映正一道经法制度在江南的深远影响。净明道与正一道保持密切关系,既有宗教地域文化传播的因素,也为元明时代江南道教的格局所决定。  相似文献   
33.
心理契约——现代组织中人和事的最佳耦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契约又称心理合同 ,其本质是现代组织及其成员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一系列期望。它融摄了真诚、平等、公正、公平、宽容、勤勉等义务的承诺与互惠互利。现代领导者与组织成员通过心理契约在现实的组织活动中的互感耦合 ,成为处理人和事的最佳切入点与结合部。显然 ,组织领导者在无形的协议达成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中介作用 ,亦是当今领导者维护或修复心理契约应实现的重要组织职能。为实现现代组织的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 ,提高组织活动的整体效益与领导绩效 (工作绩效、任务绩效、群体绩效 ) ,增强有效的组织行为 ,每个层次的领导者都需要掌握现代组织心理契约达成的技巧 ,以使其成为推动现实组织活动高效、科学进行的一个强有力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34.
老子道家以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富有魅力的人生哲学而得以绵延不绝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及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事实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地就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并发展的。道教利用并神化老子和老子之道,其渲染的“老子化胡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传统文化的一种心态,它的最早提出,具有将外来佛教纳入华夏文化系统之中的意义,这与华夏民族历史地形成的自我中心论和大一统观及其在文化观上的表现——华夏文化正统论有关。  相似文献   
35.
老作家李劼人一生辛勤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三部连续性的历史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还翻译了不少法国文学作品。可是,这样的辛勤劳动却不曾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对此,郭沫若同志于1937年6月7日曾在《中国左拉之待望》一文中着力指出:“作者的规模之宏大已经相当地足以惊人,而各个时代的主流及其递禅,地方上的风土气韵,各个阶层的人物之生活样式,心理状态,言语口吻,无论是男的的女的的老的的少的的,都亏他研究得那样透辟,描写得那样自然。他那一支令人羡慕的笔,自由自在地,写去写来,写来写去,时而浑厚,时而细腻,时而浩浩荡荡,时而曲曲折折,写入恰如其人,写景恰如其景,不矜持,不炫异,不惜力,不偷巧,以正确的事实为骨干,凭藉着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36.
洪頵  刘邦春 《学术探索》2012,(5):186-188
20世纪90年代教育学界才真正将宽恕纳入研究范畴。成熟的宽恕在对话中完成,但目前的研究缺乏相应的实践性探讨。本文将恢复性会议过程中的宽恕实践,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通过对恢复性会议的由来、结构、过程、肯尼亚学校师生冲突案例的研究,得出多方面的心理学启示。尽管中国文化并不存在真正的宽恕传统,恢复性会议的适用对象和效果也是有限,但仍为研究和谐心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7.
西方诠释学的东渐及其效应——洪汉鼎先生访谈(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洲:据您的了解,您认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请问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洪汉鼎:我们最早接触诠释学的就是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编的《哲学泽丛》,早在1960和1970年代,它就发表了一些从苏联翻译的哲学论文,其中讲到了诠释学.广州大学有一位青年学者作了考证:在《哲学译丛》 1963年第9期刊登了由水羊木先生翻译的德国学者O.贝克尔所写的《艺术审美尺度的超验问题质疑:H.-G.卡达穆尔〈真实性和方法·哲学诠释学纲要〉》一文(卡达穆尔即伽达默尔),这应该是中国当代最早介绍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文章.注意啊,这是在1963年,也就是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出版后才三年,我们就有介绍了.此后,在1970年代,《哲学译丛》陆续发表了一些翻译过来的苏联学者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解释学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所以说,引入解释学的年代可以上溯到1960年代.  相似文献   
38.
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中国梦”教育要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主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好课堂教学主平台、校内各种媒介,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培育选树践行“中国梦”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39.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系统.悠久而丰厚的思想文化是通过具体的人而得以创造、传承和延续的.中国思想文化的三大主干离不开具体的儒佛道三教思想家实际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创造活动,儒佛道思想家的思想又能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三家的思想,从而表现整个中国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40.
现代农业是创新农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能力内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其基础是城乡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的农业属于维持型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动能力弱.中原城市群不仅要建立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也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地,在农业生产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成为全国的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