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统计学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文章从经济事物沿时间不可逆性角度阐述了动态经济指数的时间互换检验不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即它将个体间的性质机械地照搬于总体,僵化了总体的内部属性,僵化了总体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探讨说明编制社会商品指数时所选用的代表品集团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商品总体性质的随机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一定时期内由社会商品价值构成的级数V(=lim n→∞ ∑ i=1^n vi=lim n→∞ ∑i=1^npiqi)所具有的收敛性,论证了代表品价值指数VI/O不仅是社会商品价值指数真值EZ的一致估计量,而且是其无偏估计量,最终导出了在一定的把握度1-α下社会商品价值指数真值的取值区间:|∑p1q1/∑p0q0-zsv/n,∑p1q1/∑p0q0+zsv/n|.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不同意潘淑清先生在《试论因素分析中绝对数与相对数分析的“矛盾”》文章中的观点。因素分析中绝对数与相对数发生矛盾的根源在于二者分别在不同的空间上运作,必然带有本空间的烙印,使二者相互协调受阴。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期望是平均指标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平均指标就是用一个数值代表了总体的典型水平,表明了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反映了总体中个体的靠拢、集中趋势,从而揭示出总体整个特征。那么平均指标是怎样构建的,既能挖掘总体事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构成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慧钧 《统计研究》2007,24(11):42-47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及其内部各省际间收入差距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泰尔指数,探究到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借助基尼系数,层次地挖掘到农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根源于工资性收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再次通过横向比较,进一步揭示出工资性收入是缩小三大区域内部、拉大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孙慧钧 《统计研究》1990,7(2):22-26
一、指数与随机变量关系的问题当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或物量的变动程度时,是通过计算价格指数p_1/p_0或物量指数q_1/q_0来反映的。但在研究多种商品构成的复杂总体的变动时,通常是计算加权比率平均指数或加权综合指数(简称综合指数)。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以基期指标还是以报告期指标作权数。这个问题,一直是统计界争论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这里试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将个体指数和随机变量、权数和概率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孙慧钧 《统计研究》2010,27(1):97-100
本文借助参评者(即评价专家)在主观评价中认识上普遍拥有的评价思想脉络,通过构建各个参评者评价结果的形成过程这个随机变量,导出了主观综合评价的数理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参评者的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8.
指数是反映客观总体的经济统计指标,有着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经济意义。怎样能使指数的形式和经济内容协调,统一起来,在数值上正确地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已成为我国指数理论界研究的中心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指数研究的传统模式,探索指数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