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81.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即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五条对策 :①实行综合治理 ;②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③建立健全法规 ;④增加投资力度 ;⑤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2.
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实行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的相互关系 ,探讨了西部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方案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3.
土地是能量输入,物质交换转移得以实现的基地,又是资源的贮存库。而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万物存在的根源,“万物土中生”,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人是自然中最活跃因子,是自然的主人和主宰者,拥有任意处置大自然的大权。人类根据自己的意愿,变革开发了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人口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民族素质提高、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大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人生存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获得充是的营养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权利,解决食物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增产粮食,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灾害是危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问题,在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和威胁势在必行,也是人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在和灾害作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4.
国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方法□彭珂珊(一)农业产业化在各国的发展几乎同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只有在农业商品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农民才有要求扩大经营规模,扩充生产能力,而农业机械化(包括半机械化)的发展则使扩大经营规模的要求得以实现。随着...  相似文献   
85.
浅析旱作农业技术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之后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朱镕基总理1999年8月7日讲话精神和旱农技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为了良化农田生态环境和持续增产所采取的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文章着重分析了培肥地力、轮作倒茬、化学技术、选育品种、节水、立体种植、地膜覆盖、水土保持耕作法八种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资源而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剖析了旱作技术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显著地位,供同类地区的决策者和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86.
一、问题的提出 到2000年和下个世纪初,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3~35%,城市人口达4.5~5.5亿。因此,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进程的加快,形成“粮菜要移位、村镇要搬家、危房要改造、环境要改善、马路要扩宽”的局面,城市不断扩建与新建,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仓促上马的工程,更是后患无穷。由于大量土石的移动和地下开挖工程的进行,于是人为产生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87.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新问题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西部自然特点和实际情况 ,总结了建国 5 0年来退耕造林和种草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分析了退耕还林 (草 )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西部区情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及整治大江大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8.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我国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地保护利用现在的耕地资源。文章针对我国人口年增1600万,耕地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应之对策,力争2000年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89.
都市农业与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已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计划经济年代残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和城乡的偏向、财政偏向的体制则是酿成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根源。都市农业是突破“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已在一些发达地区蓬勃兴起。本文针对我国出现的“三农”问题,分析了都市农业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探讨了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总结了都市农业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作用,研究了以杨凌示范区为代表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并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入手,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0.
1.中国人口基本现状 1950-1993年间,世界人口从25亿增加到55.56亿,预计20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63.45亿.中国大陆人口1993年为11.8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即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世界人口密度为38人/km~2,我国则为129人/km~2,是世界密度的3.4倍.从1890年至1949年的109年间,我国人口只增长了1亿,而1953-1964年11年间人口增加12140万,年均1100万,1964-1982年18年间人口增加30881万,年均1715万,1983-1990年8年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