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以证券市场为研究基点,从行为决策的角度探讨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及由此产生的证券市场异常表现。运用前景理论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了证券资产溢价现象;通过对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分析来揭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利用噪声交易假设分析了噪声交易者如何影响资产价格以及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期权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是投资者、债权人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所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运用现代财务理论和期权理论,以企业“资不抵债”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指标——股价——建立起上市公司动态财务危机预测模型,克服了统计预测方法利用财务报表信息预测的时期性和滞后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整体系统风险的测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市场整体系统风险来自整个经济系统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共同因素,最终使得股票市场整体平均收益率发生上下波动,例如周末效益、规模效益、惯性效益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实证检验了资产价格泡沫是否会引起财富效应;并测度出由于财富效应导致的消费增加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当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时,会产生显著的财富效应,由回归的资产价格的边际消费倾向系数可知,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是股票泡沫产生财富效应的4倍多,进一步测算出股票价格泡沫和房地产价格泡沫引起的消费增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欧式实物期权的执行价格的规律为切入点,寻求一种欧式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以便在实践中作出更为合理、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无风险利率变化时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中,作为折现率的无风险利率被视为常数不发生变化,但实际上由于实物期权的到期时间较长而且不一定固定不变,作为折现率的无风险利率也并不总是固定的,而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研究无风险利率变化时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首先假设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服从Ornstein-Uhlenbeck随机过程,得到无风险利率变化时的实物期权定价公式,然后放松假设条件用Cox的利率均衡模型重新描述无风险利率的运动形式后,又对上述定价公式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一个数字实例对传统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和考虑无风险利率变化时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市场中交易者的随机交易行为与羊群行为和均值回归行为相互影响,并改变资产价格波动状态,但已有研究主要分析羊群行为和均值回归行为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对随机交易行为的研究较少。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引入随机交易者,扩展已有的非线性资产价格动态波动模型,研究随机交易行为与羊群行为、均值回归行为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剖析资产价格的形成路径,并构建模型,进而分析金融系统的均衡点特征和稳定性,最终利用MATLAB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数值模拟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中随机交易行为的存在导致资产价格不能收敛到资产的基本价值,只能收敛于偏离资产基本价值的一个均衡价格;当金融系统处于局部稳定状态时,均值回归交易程度与随机交易程度成正比,羊群行为的稳定范围与随机交易程度成正比、与均值回归交易程度成反比,且资产价格会以螺旋阻尼振荡走势收敛于资产的均衡价格;金融系统不处于局部稳定状态的两种状况,一是资产价格处于围绕资产均衡价格上下微幅周期震荡的稳定状态,二是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变大而处于的不稳定状态;随着市场中随机交易程度的逐步增大,资产均衡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幅度越大。 研究结果揭示了3种交易者行为与资产价格波动间的关系机理,完善了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并为政府部门稳定金融市场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即培养交易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减少投机行为,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能缓解地方隐性债务发生,文章以201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地方隐性债务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扈文秀  付强  吴婷婷 《管理科学》2017,30(6):142-158
尽管股权激励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意愿,但也会引发其在业绩预测披露中的自利行为。由于管理层对业绩预测披露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权,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理层会操控业绩预测披露影响股价,从而增加其股票交易的私有收益。在此背景下,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2006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的数据,以业绩预测发布前后一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区分好消息和坏消息以及业绩预测消息的利好和利空程度,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实证检验自利动机的管理层在草案公告前后是否会操控业绩预测披露来压低行权价格,采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来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在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前30个交易日内会披露更多的业绩预测坏消息,而在草案公告后30个交易日内会披露更多的业绩预测好消息;在草案公告前(后)披露业绩预测时,业绩预测的利空(利好)程度越大;管理层获授股票期权的价值占其总薪酬的比重越大,上述业绩预测操控行为的倾向就越明显;管理层在草案公告前操控业绩预测披露时,更倾向于选择强制性披露,以降低被处罚的风险。草案公告前(后)30个交易日内有显著的负(正)累计异常收益率,说明投资者未能识别管理层的上述操控行为,管理层通过操控业绩预测披露成功压低了行权价格;管理层在草案公告前(后)会有意进行悲观(乐观)的预测偏差,说明管理层确实操控了业绩预测披露,而并非仅根据业绩预测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来择机公告草案。 研究结论对监管层进一步完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加强对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议监管层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推出的时间窗口和业绩预测披露做一些限制性规定,如限制上市公司在业绩预测发布前后30日内推出草案,从而抑制高管利用业绩预测披露操控行权价格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方程估计与曲线拟合的方法,在国内外高管薪酬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以2001-2008为时间窗口,研究了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问题,通过绩效评价模型和回归模型的求解,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与公司绩效均基本无关,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非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而其绩效差异却不显著,说明我国政府对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实行限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但在非国有金融类上市公司内及其他垄断性行业内,高管薪酬的差别也较大。因此,也有必要将这种限制拓展到非国有金融企业以及其它垄断性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