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64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770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422篇
社会学   200篇
统计学   8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6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学术的生命在于百家争鸣.要解决新诗形式的理论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展开讨论.吕进先生说"有如散文的基础是内容,诗的基础是形式."[1]没有诗的形式,也就没有了诗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新诗多数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还不成形.因此,如何认识新诗的形式问题便成了发展新诗的矛盾焦点.丁鲁认为,片面发展自由诗的中国新诗,正处于迷茫的困境之中.其根源主要在于"内容决定形式"的机械论没有得到应有的批判.因此,当前新诗一切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加强格律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出路.黄淮、周仲器认为,格律诗中的"自律体"与"共律体"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前者是"一诗一律",后者是"千篇一律"."自律体"与"共律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格律诗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下新格律诗的"自律体"与"共律体"的继续创新并互动演变,必将迎来中国诗歌形式的第三次伟大变革,实现中国诗歌的真正复兴.万龙生认为,戴望舒对于诗中的音乐性曾经有过偏颇、极端的认识,而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予以贯彻;但是,他后来对那种意见作了修正,并且在创作中实现了向音韵的回归.这一过程,证明了音韵的魅力以及音韵对于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孩童时代,我就非常向往北京天安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中,最爱唱的歌也是《我爱北京天安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还很单调,我们乡镇农村几个月才放一次露天电影,每次我都不会错过的。一般正片放映前都要加映一至二部中央新闻纪录影片,只要有天安门的镜头出现,我就会热血沸腾,聚精会神地观看。  相似文献   
93.
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转变思想观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好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理论支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建设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4.
第一部分 前言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都十分重视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而把作为竞争基础的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相应地提出了各自的方针和政策。如美国在80年代先后提出了《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和《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日本在1971年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英国在1987年提出了《高等教育白皮书》。对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继1993年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国策。为了具体加以贯彻落实,国务院于1999年1月又批准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政府的方针、政策为教育振兴提供了宏观保障,而要将教育的振兴变为现实更取决于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正如《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中所指出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英国哲学家洛克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人的错误正如配错了  相似文献   
95.
我国社会建设的独特环境和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完善社会机制的建设,即认同机制、流动机制和安全阀机制的建设。认同机制为流动机制和安全阀机制提供价值基础和精神力量,流动机制是最基本的流通和动力机制,它为社会流动和安全机制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安全阀机制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机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6.
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理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单纯地引用借鉴国外电视理论,到在冲突与协商、对话与抵制中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和理论创造力,最终发展为对中华文化与文化工业融合后的大众文化的认同与建构,形成了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独特路径和景观.  相似文献   
97.
中国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社会福利;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和环境发展相互协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平市要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8.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缘起与走向与此后小说现代性建构直接相关。在中国小说现代性发生之际,虽然追求小说历史化功能的呼声占据主流,但小说界也的确有关心小说诗学问题的声音,从而成为一股小说变革过程中的自我制衡的力量。即使在梁启超等“新小说”的主流理论家那里,对小说文体的某些本体性认知也是存在的;而王国维等着意在小说理论与批评本身自觉做出美学理解的小说家或学者,尤其为小说现代性的完整命名做出了贡献。在小说现代性发生和命名的审美视域中,王国维等对小说诗学问题的关注以及梁启超小说理论中的双重性,一并显示出被主流话语遮蔽的小说生长的潜质。  相似文献   
99.
文章介绍了目前高等教育教学现状以及CAI在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指出了目前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根据高等院校教师所处的职位、教授学科的不同给出不同级别的培训内容,同时详细论述了培训教师掌握CAI教学手段的方式、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给出了用经验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
文艺人民性的符号体系是文艺创作中的重要命题,但是在当前的话语体系中,这些以人民为核心的符号体系受到了时代发展与语境变迁的影响,导致在共时维度的文艺话语中存在着能指的耗尽、所指的冻结以及语境的固化三方面问题;在当前的文艺体系中,人民符号还面临着来自过去与未来的两种力量,使其面临着历时维度的困境;由于文艺人民性的缺失迷局,必然会影响文艺的艺术品质、社会功能及时代使命的发挥,希冀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几方面措施拯救文艺人民性的符号,促其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绽放原初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