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未来几年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内需的增长却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减少。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扩大内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我们要切实实施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时至今日,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转型绩效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对转型绩效差异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直接关系到转型国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所采取的战略。因而,必须将经济转型作为一个整体,把为当前理论界所公认的转型起点———计划经济、目标———市场经济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三者结合起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经济转型,从而解释中国、前苏联、东欧国家等在转型绩效上的差异。研究表明,经济转型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目的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混合经济体制转变的体制转换过程,而混合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差异,是形成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制度变迁改变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成为转型国家重构国家治理模式的目标.受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制约,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进而影响了转型期的秩序治理与社会经济绩效.转型国家的制度结构与治理形态已大致分化为三种典型模式,但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关系依然是转型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关键.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的视角来研究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拓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对未来的转型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研究政府干预和管理经济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家干预和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 东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耗费、最简单的形式,把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的决策者。因此,凡是市场能够调节好的经济活动,政府就不必去干预。然而,市场机制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托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改革产生的一种农业生产性服务经营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经济和非经济两个维度构建托管方、被托管方、政府、中介组织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行唐县土地全程托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参与土地全程托管后,农户的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均显著提高;托管方次之,托管组织形成了适度的土地和劳动力经营规模,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并实现了社会价值;政府绩效最低,表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壮大集体经济等目标在短期内未充分实现,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世纪末的大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体现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且还体现为政治、社会、文化、认知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转型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共存的历史演化过程.在转型的起点、动因、过程和任务等方面存在着共性特征;在转型的方式、策略、路径和绩效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目前,主要的转型国家已经历了转型的准备阶段、转型的启动与正式推进阶段,并且正在步入转型的深化阶段.转型国家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通过更加全面、深入、细致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所有转型国家的共同任务.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建立起由具备充足治理能力的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及社会互惠共生的有效现代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价格"双轨制"的精髓不是双轨价格,而是双轨定价,或者进一步说是"双轨过渡".中国富含"双轨"意味的改革遗产:即巩固的政府"威权"治理体制和渐强的市场经济以及多元的所有制结构等构成了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些特质,并必将对中国的改革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在改革政策的设计理论上,效率性与稳定性、关联性与创造性、多元化与融合化相统一的价格"双轨制"也有着特殊的启示意义.自价格"双轨制"开始,中国改革的政策设计理论中逐渐形成了"双轨过渡"范式.珍视价格"双轨制"的制度遗产与理论启示,对我们未来的改革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转型经济学是2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以中国和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体制转型、社会重构与经济发展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它是一门以经济学为基础、不断从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养分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转型经济学的产生在于帮助人们认识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帮助决策者制定更有效的措施,从而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保证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对转型经济学进行准确的学科定位有利于转型经济学在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相互学习、融合与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模式构建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国家治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治理模式是由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相互耦合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性的制度结构模式.它们是由不同的制度安排、组织形态和治理机制构成的制度系统,共同维系着一个国家整体的秩序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治理模式呈现出动态演化与形态多样性的特征.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构建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有效协调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一种互惠与共生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兴  景维民 《统计研究》2010,27(11):17-23
 文章首先利用简单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估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年份存在非常规的估计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交易形式的急剧变化是引起奇异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校正,本文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地下经济规模估测结果。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下经济规模变化呈现“双驼峰”形态,最高规模与同期官方GDP的比值曾超过30%,尽管近期其发展趋势相对变缓,但绝对数量非常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