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困难时期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招工大跃进与困难时期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人口大规模迁移的时期 ,其规模之大是在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 ,不过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对构成当年迁移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人口却鲜有研究 ,本文尝试对此作一初步探讨。大跃进的狂热中 ,许多社会地位低微的农民 ,特别是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民 ,成为了社会地位相对高的工人 ,成为让人羡慕的吃商品粮的城里人。然而好景不长 ,困难时期一到 ,他们马上变成牺牲品 ,成了精简与下放的对象。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是一场…  相似文献   
72.
城镇贫困与富裕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基础上,比较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和分析了各地区收入分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测算了城镇中贫困与富裕人口的空间分布,比较了在1985-1995年间的变化,指出城镇富裕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贫困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并且情况在进一步恶化。论文指出导致贫富人口分布的深层原因是地区之间社会变革程度不一致,同时要正视问题的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在香港的节假日,有一个特别的人文景观,就是成千上万的外籍女佣聚集在公共场所交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香港银行的保安员几乎都是由来自南亚国家的人承担。这些只是在香港数以万计的外来就业人口中特别显眼的一部分,外来就业人口与香港劳动力市场息息相关,并且构成香港人口的重要成分。在香港,人们时常说到外来劳工,通常外来劳工指的是非香港本地居民在香港从事一些体力或低收入职业的劳工。为了明确概念,在本文中的外来就业人口指的是非香港永久居民而在香港从事有薪收入的就业人口。根据上述界定,外来就业人口可以…  相似文献   
74.
大跃进时期的城镇化高潮与衰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时期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高潮和衰退,大批农民一度涌入城镇,随后又被迫离开城镇。在这一波折中,经济落后地区波动强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内陆波动强于沿海。从城市的层面上看,城镇行政等级高的城市波动低于行政等级低的城镇,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波动低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导致这次城镇化高潮和衰败的根本原因是大跃进的政策失误,但是也涉及到城乡隔离政策、粮食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城镇发展政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75.
广东省“80后”非户籍人口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若建 《南方人口》2011,26(1):19-24,40
“80后”非户籍人口已经是广东省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行业中他们举足轻重。相对于留在农村家乡的人来说,他们教育程度更高,更有进取精神,也得到更好的职业。虽然广东已经离不开他们,但是他们在城市里往往处于相对被边缘化的处境。由于“80后”的成长历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将长期在现在工作的地点生存,因此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76.
内陆地区发展滞后于沿海地区的原因复杂,然而内陆地区的的社会经济结构不稳定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不稳定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不稳定,轻工业又过分依赖农产品为原材料,工业中重工业比重过大等多个方面,由于结构不稳定,内陆地区对抗社会经济发展波动的能力较差,使内陆在许多重大变革中发展滞后,拉大了沿海与内陆的差距。  相似文献   
77.
城镇待业人口与区域发展李若建在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待业人口问题,一度是严重的社会问题。1978年城镇待业率高达5.3%,给就业带来沉重压力。经过政府与待业者本人的努力,近些年来,待业问题有所缓和,但仍是一个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各地区的社...  相似文献   
78.
广州工人群体变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 ,描述了工人群体正在经历外来人口替代本地人、农村人替代城里人、年轻人替代中年人和较高教育程度替代低教育程度的人这样一个过程。导致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工人地位下降、新兴产业和工业外移等。工人群体变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将产生一个新型的工人阶层 ,这一阶层会形成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9.
80.
文章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典型的外来人口聚集区的职业结构进行初步的描述,并且对形成这种结构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指出权力垄断、地缘集聚与市场竞争是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在这种结构下,市场给予了人们获得地位的机遇,然而权力垄断、地缘集聚则成为获得地位的障碍,个人素质则是克服障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