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唱论》是元人研究元曲的第一本专著,主要针对曲乐声腔,论及金元时期流行歌曲的品种、名目、结构、宫调以及流传地域和歌唱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全书虽不足三千字,但内容颇为驳杂。由于其用语简奥,且多为专业行话,又采用了漫谈式、提纲式的语录体著述方式,再加之著者...  相似文献   
12.
杨栋 《现代交际》2010,(11):99-99,98
曾纪泽是洋务时期中国外交上的著名人物,他作为中国驻外使节常驻欧洲,对世界局势多有了解。在中法关于越南问题的交涉中,他积极奔走,利用自身能力和掌握的外界因素为国家谋求最大利益,虽然最终失败,但也给中国近代外交添上了重重一笔。  相似文献   
13.
14.
城里的儿子回家来,儿子要接老父到城里过个年,小汽车停在家门口,儿对老父说: “该带的都带上了吧?” “还是把被子带上吧。”老父固执地回答。 “被子城里有。”儿子说。 “你们都是新被子,盖不惯。”其实,老父心里是怕把儿子家的新被子弄脏,怕儿媳妇给脸  相似文献   
15.
禹铸九鼎传说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逸周书·度邑篇>有"九鼎"的记载,说明至迟在周初便有九鼎的流传.考古发现证明夏代已经进入铜器时代,"禹铸九鼎"传说是对这一时代的反映,古史辨派对这一传说所持的"近于神话"的态度不可取.九鼎所刻图案可能是螭龙一类的动物,夏民族尚九,从古文字字形分析,"九"当是"虯龙"形,这些可能都源于夏民族的龙蛇崇拜.<逸周书>中有两条关于商周之际九鼎变迁的资料,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A国信息系统全国性网点部署的项目管理实践,提出了针对海外第三世界国家信息化系统大规模部署的实施方案,包括组织规划、人员编排、后勤保障安排、实施管控的方法。在组织国际化联合团队实施全国性网点的信息化系统部署场景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多国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展网点部署管理工作,可以为“一带一路”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网点部署场景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7.
顾颉刚、王国维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两人的交往、王国维对顾颉刚的影响、顾颉刚对王国维的评价等方面来看,王国维对顾颉刚的影响是深远的,顾颉刚一生都在学习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在其晚期的文章中甚至透着"二重证据法"的影子。  相似文献   
18.
顾颉刚《缓斋藏书题记》的丰富内容中蕴含的学术价值,一是,可见顾之藏书情况,祖传、购求、受赠是其藏书的主要来源,战祸、人祸、水祸则是散失的主要原因。二是,可见作者古籍整理研究之设想,如欲将贾服注与杜解、孔疏并读,作《左传析》;搜集纬书各家辑本,集录为一编;又欲把范家相《家语证伪》与孙志祖《家语疏证》合而刊之,以定王肃伪造之案等。其三,有些题记似目录解题,既评书又品人,或褒或贬简洁明了。其四,承载着顾先生的读书历程与情感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一直以培养理论和专业技能兼具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所以,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教学作用。本文将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探究,然后找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郑芳  杨栋 《经营与管理》2013,(12):133-136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许多企业对人力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对人力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实训平台、能力培养体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