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96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唐宋诗之争,贯穿明清诗学史数百年,成为深刻影响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元代紧接宋代,元代诗论家最先面对宗唐宗宋问题,也是最早思考和讨论这一问题的论者.他们时代最接近唐宋,对这一问题有着独特的思考,也有独特价值.元代诗论家对唐宋诗发展历史和流派的梳理,对唐宋诗精神的把握,和“宋出于唐”的文学史判断,都极有价值.有些观点,至今为文学史家所继承,有些则不被今入所了解.元人有宗唐宗宋之论,但他们不把唐宋对立,没有明清人的偏执与极端之论.也可以说,元人有唐宋之分而无唐宋之争.其论是圆融且客观的,因而在诗歌发展史上也更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近些年来,网络语言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概念模糊不清的现象,影响了网络语言的研究方向。立足于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重新界定。根据对网络语言内涵与外延的阐释,将网络语言的定义内容由狭义的网络会话用语扩展为应包括网络编程语言和网络专业术语在内的广义网络语言。对狭义网络语言的语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分析:确定数字词、字母词、混合体词、记音词为形式方面的典型网络语汇,旧词新义词、表明新事物的词为内容方面的典型网络语汇,着重分析了语汇的来源;将不是语言的网络表情符号排除在网络语言之外。  相似文献   
63.
在福克纳的南方小说中,南方旧家族对现时世界的拒斥,对传统世界的认同表现为一种乡愁形式——对失落的精神家园的回归.此种回归不仅是情感上的怀旧,它也包含了南方乡愁实践者之文化诉求和认知模式.本文旨在说明:南方的乡愁企图在南方和北方、过去和现在、白人和黑人之间划出清楚的界线、区隔出等级,对南方传统中的共同信念予以坚守,对"外来"的、异质的因素予以拒斥;试图通过美化、过滤、遮蔽"罪恶"和割裂时间等手段来"重构"业已解体的南方秩序.这种乡愁实则为共同误识所驱动,谬误之处在于其自我中心性,不愿承认时间进程带来的变化,对南方传统中的悖谬、暴虐和罪恶没有进行反省和批判,相反极力粉饰过去,想证明旧秩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因此,在反省、批判意识缺失的情况下,南方的乡愁表现为同一性认同、区隔"我"与"他者"、排斥差异的功利化利益行为,非但不能清算过去的罪恶,反而因在无反思的乡愁中遮蔽罪恶而使自身的行为被罪恶所污染.  相似文献   
64.
查一路 《东西南北》2009,(12):69-69
美琳达失业有几个月了,依靠政府救济金度日。她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这里有保护得很好的人文景观,风光旖旎。  相似文献   
65.
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是国家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由于功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它们在专利产出上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文章通过比较我国三大科技主体的专利产出及其应用情况,一方面探讨它们科技活动的各自特点;另一方面寻找它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之所在,提出提高与改进之对策.  相似文献   
66.
认同是不断进行身份建构的认知过程,东亚地区认同是一种集体认同,对东亚合作有重要意义。目前,东亚地区认同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东亚文化上的共性和相似性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实践,为建构地区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但由于区域内国家之间缺乏信任和美国因素的干预,为东亚地区认同的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7.
导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不断完善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加快,迫切要求行业协会的行为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  相似文献   
68.
文道离合与元代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统与文统说形成于南宋。元承宋后 ,道统与文统的关系问题 ,就成为影响元代文学思潮特别是文章观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韩愈以至宋初古文家认为道统与文统是二而一之的 ,但宋理学家认为“文章害道” ,于是形成义理之学与辞章之学的对立 ,此后文、道各有统绪。宋末及元人认为 ,这种文道分离 ,造成了文道俱弊的局面 ,于是倡导文道合一。元中期代表性的文风就是在文道合一的理论背景下形成的。但元中后期道统衰微 ,文人们又有离道的倾向 ,文道又呈分离之势。在文人离道倾向影响下 ,生发出元末文学思想解放的萌动。  相似文献   
69.
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文学宏观研究的概念虽然是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才提出,但宏观研究本身却是久已有之的。对于元代文学的宏观认识与宏观把握,应该说从元末已经开始。自然,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元代文学的宏观研究一直是很薄弱的,如果不作深入的考察,也许会认为以有元一代全部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为对象的宏观研究差不多是空白。所以,清理本世纪以来元代文学宏观研究成果和发展历史,对于当前和今后元代文学的研究,是会有所帮助和促进的。如果宽泛一点说,把元代文学研究中凡属宏观研究的成果都算进来,自然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但这里涉及的,只限于以…  相似文献   
70.
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极重要的举措,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构,并探讨了利用该模式结合教育技术培训网站辅助管理、教育技术培训资源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培训绩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