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一、引言 证券投资是一项复杂的金融活动,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Markowitz的证券组合理论为证券投资奠定了现代投资管理的理论基础.马柯维茨指出一个典型的投资者不仅希望"收益高",而且希望"收益尽可能确定".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寻求"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收益的不确定性最小",在期初进行决策时必然力求使这两个相互制约的目标达到某种平衡.马柯维茨分别用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和不确定性(风险),建立均值方差模型来阐述如何全盘考虑上述两个目标,从而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2.
浅谈学科建设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 ,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也是经济建设生长点、是人类资源与智力资源集合的基础。学科水平的高低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学科 ,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王桂芝 《现代交际》2016,(4):220-221
教育作为一种人性的培养活动,一直将人性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而全面发展也是现阶段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写作能力的提升对每个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从长远角度来说,该种能力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外语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母语思维方式,还有各种因素参与写作过程,如作者本人的写作水平、外语水平、作文题目等。外语写作教学不能是孤立的词句的教学,了解中西两种文化、思维方式及语言观上的异同,会帮助学生从根源上找出英语写作中"汉语腔"的问题,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15.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语用原则出发,对言语交际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性别在语用学视角内的差异,变静态研究为动态研究,进一步推动性别语言差异研究,以提高人们对性别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使不同性别的语言交际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应尽快走出“少、慢、差、费”的现状,树立目标功能,以学生为主体,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到校园。制定出合理、实用的自学规程,培养创新意识,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在语篇层上往往具有模糊美。这种美是读者对语篇层中某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形象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模糊朦胧的审美感受。语言的共性决定这种模糊美是可译的。译者针对这种模糊美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为首选,从而把原作的这种模糊性所承载的美学价值传递给译语读者。英汉文学翻译涉及的典型的语篇层模糊美包括意合模糊美、比喻模糊美和意识流模糊美。这些模糊美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在译作中最大程度的再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内容,提升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和启示,也可以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当前,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面临着来自于西方话语霸权、国际社会的质疑以及“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等外部挑战.究其原因,有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冷战思维以及维护西方自身利益的因素,也有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建构缺失的影响.要以坚持道路自信,做好项层设计为前提,解决好构建中国道路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核心问题,抓住提升中国道路国际传播能力这个关键,不断提升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教学负有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任,要做到这一点,须重实际(包括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政治素质特点)、讲实效,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切实转到素质教育上来,才能不辱使命,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利用一定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转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品质和能力,让身心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因而是全方位的整体的教育,而不是片面教育或为应付考试高分低能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有较高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教育。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各学科知识,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茁壮成长为合格人才。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知识。历史教学大纲一开始就指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