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提出和实践了一种以大型项目为牵引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团队培养新模式".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坚持走开放办学和工程实践之路,坚持走团队培训和团队创新实践之路,重视"科学与工程并重、多学科多技术综合、高度集成创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突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瞄准中国大型飞机项目研究、设计、管理、制造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结合应用,使用《天空教室精品课程开发系统》教育软件建立精品课程网站,该软件为向导式、模板式操作,可以比较便捷地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地理分区视角下的农业碳效应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评估我国七大区域农业碳效应的同时对其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剖析了各地区农业碳效应的驱动机理.研究表明:①七大区域均表现出了农业净碳汇特征,其中以华东地区净碳汇量最大,西北地区最少;所有区域相比2000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且以东北地区增幅最大,西南地区增幅最小.②东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能力居于全国第一位,高达1.680,而华南地区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最高,为1.241;各区域所呈现的演变轨迹集中表现为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先升后降、轻微下降等几类形态;根据各自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能力与经济贡献能力的数值差异可将七大区域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低-低”等四种类型.③经济因素、效率因素以及劳动力因素在影响农业净碳汇量变化方面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作用,且经济因素为驱动因素,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为抑制因素;而结构因素具有两面性特征且作用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15.
金湖  田云 《西部观察》2004,(5):54-55
“我没有敲诈,我是举报贪官,是为政府做好事.“   从事法律工作的计某涉嫌敲诈法院院长被警方逮捕,审问时,熟悉法律的他一口咬定自己的行为不是敲诈,极力与警方“论理“.然而他的辩解在事实面前却是极其苍白.2004年4月9日,计某被警方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研究改革的需求,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正确认识教学管理工作,使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学习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具备各种相关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武汉市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认知程度、未来预期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城郊农村地区,约有37.92%的农户存在农业低碳生产意愿。②认知程度和未来预期均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农户用于信息获取的时间越长、对低碳农业理念的了解越深、有过相关培训经历,其参与农业低碳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农户对低碳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预期越好、价格预期越高、声誉预期越好、政府支持力度预期越大、成本预期越低,其参与农业低碳生产的意愿则更为强烈。③控制变量中,户主性别、劳动力数量对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而务农年限和农业收入占比则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增强农户农业低碳生产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准确把握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于科学构建碳减排政策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采用武汉市1994-2009年经济增长数据与碳排放量数据,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DP增加1%,碳排放增加0.407%;在短期内,二者存在着动态调整机制,当碳排放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52.93%的力度调整至均衡状态;总体而言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厘清30个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探究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与趋势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20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北京居首广西最末,相比2005年所有省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且以贵州增幅最大;2020年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天津居首山西最末,相比2005年除上海外的余下29个省份效率值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且以青海增幅最大。(2)2020年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以北京最高新疆最末;相比2005年,除上海外的29个省份耦合协调度都有显著提升,且其中27个省份实现了层级跨越。总体看,截至2020年,绝大多数省份的耦合协调等级达到了中级及以上水平。(3)在整个考察期内,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即高值省份通常与一个或多个高值省份相邻,而低值省份周边一般伴有一个或多个低值省份。同时,当前全国仍以低-低集聚为主,中西部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明显处于落后态势。(4)各省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在短时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耦合协调等级的稳定性已有动摇趋势,且极易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出现。  相似文献   
20.
利用MRIO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在2002-2011年间的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进口隐含碳排放量总体均处于增长态势,且后者增速较之前者更快;农产品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逐年降低,自2003年开始成为碳排放污染转出国;我国农产品隐含碳排放与净出口隐含碳排放较大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隐含碳排放量相对较小。继而采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有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最后提出优化农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全方位监管“隐性”碳排放的国际转移;设定区域农产品生产环境规制级差,实施区域碳转移补偿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