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金融企业文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从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看 ,与强调银行经营业务全面拓展相对应的是商业银行普遍缺少鲜明特征的金融企业文化基础 ,同时它愈发成为制约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如何塑造适应商业银行改革和现代管理的金融企业文化 ,在银行现代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金融企业文化管理的必要性企业文化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通过以人为本和借助文化的形式 ,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 ,以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 ,促进企业进行有效经…  相似文献   
22.
我国证券法欲建构和规范的股票市场是一个投资市场,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股票市场目前只能定位于一个投机市场,证券法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冲突,从而造成了我国证券法之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23.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上投资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投资者已经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几年,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现象频繁发生,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只有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投资者才能有更大的信心保障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舞弊现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是行业建设者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原因和方法着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舞弊现象的防范对策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4.
妇幼卫生事业向来是我国卫生事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统计报表数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各级妇幼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决策是否科学,对于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妇幼卫生统计报表的现状及对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提升我国妇幼统计报表质量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长期稳定、孤立造成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缺陷,为日后形成落后、盲目的民族思想意识形态提供了厚重的温床,在明代中期以来逐渐封闭的国际视野中,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家对外政策和国民思想意识中的极度保守成分,拖累了国家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创新,并使国家主流文化意识趋向封闭。这种恶性积累终于在百年之后的清王朝末年彻底爆发出来,从内因上造成了中国走向没落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6.
晓篱 《人力资本》2010,(2):97-97
2009年12月14日早上八点,在与希金斯苦战10小时之后,丁俊晖夺得了个人职业生涯中第二个英锦赛冠军。有人说,中国的斯诺克神童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27.
晓篱 《人力资本》2010,(4):64-65
从一个浑身是刺的"问题选手"到囊括三金的"三冠王",从年少轻狂的世界冠军到成熟稳重的领军人物。四年间,王濛实现了自己的蜕变,也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濛旋风"。  相似文献   
28.
对经理人来说,智商、情商、健商,一个都不能少,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健康和事业。2005年12月15日,46岁的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突发心肺衰竭,不幸去世。不少经理人无奈地感叹:40岁前拿命换钱,40岁后拿钱换命。35~40岁正是经理人事业的颠峰阶段。有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亚健康人群高达70%,而那些自诩为“白骨精”  相似文献   
29.
行业协会卡特尔行为是我国当前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公开性和行政强制性两个特点,本文在对我国行业协会价格卡特尔形成的成因分析基础上,对我国行业协会价格卡特尔法律规制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0.
站在历时性维度对金融监管框架进行解构主义分析,可知其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金融监管框架概念中预设的“监管-风险”二元对立结构并非泾渭分明、稳固不变的,监管不当可能诱发新风险,故监管并非金融监管框架中的永恒中心。以国际主流监管框架为基本素材,对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改革方案进行解构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统一监管、分业监管、双峰监管、超级央行等关键词重新剖析后,可知废除分业监管、成立单独机构统一监管、超级央行及双峰监管皆非我国当前最优选择。以一行一委两会的新设计为雏形,未来我国监管框架改革重点在于:以风险和目标为导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强调功能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合理配置央地监管权责;细化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协调监管权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