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1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611.
银行存款清查相对其他资产清查要简单一些,不过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仍然无法正确、熟练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很容易掌握,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12.
宋人过冬至     
闫成军 《社区》2014,(35):39-39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民间古老而重要的节日。冬至又称“上元节”、“冬节”、“大冬”。在当年北宋的京城开封,冬至是朝野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冬至这天的开封城内,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换上新衣,摆设酒宴,祭祀先祖,来往祝贺。  相似文献   
6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的深刻变化,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由此而导致的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综观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文献,对弱势群体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但从社会资本缺失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深层原因,以寻求弱势群体社会资本重构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614.
阐述电力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的现状,提出培训师要博闻强记,丰富知识储备;需一专多能,熟悉培训全流程;应勤于钻研,提高授课技巧等电力企业内部培训师队工作水平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615.
616.
闫佳琪 《经营管理者》2014,(30):150-151
生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成立一年来,该区党工委、管委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发展优势,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由于该区发展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很多项目仍在建设或规划中,与旅游强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还不相适应。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结构、加快发展速度,以提升该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17.
本文在简单随机抽样下,使用辅助变量的信息提出一类总体均值估计量,并导出这类估计量的均方误差。理论上比较了提出估计量与已有估计量的效率,数值上模拟验证了提出估计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18.
闫宏丽 《人才瞭望》2016,(16):141-142
本文就福利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对福利成本的控制,正确认识福利管理,明确员工的福利需求,优化福利组合等增强企业福利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19.
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既涉及行政争议又涉及民事争议的案件,本文从当事人和法院两方利益出发,通过分析两种争议的内在联系及诉讼效率原则,主张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对该诉讼模式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0.
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都是一套指标,相同标准,既忽略了各地区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活动形式的区域异质性,也尚未体现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特定的功能和定位.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也不同,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协调统一.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分异客观规律和地域功能适宜性出发,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分区分类的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落地提供了补充和参考.最后,建议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