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7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95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对于明清土地制度问题, 研究者们逐渐从以一元的、 绝对的所有权理论为指导走向以传统固有 词汇 “管业” 为基础的探讨, 做出管业是 “土地上自由进行经营收益的一种地位”、 收益为核心的权利等阐 释。 通过契约的考察可以发现, 时人对于土地等资源的管业包括了收益权, 同时还包括占有、 使用、 处分等 权利, 将管业概括为 “对物的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等权利或利益的集合” 更为恰当。 当我们以近现代 的词汇 “权利” 描述管业时, 更多指向的是 “利益” 及有限的意志与自由。 明清时期对土地等资源的管业, 形成了多层级的制度体系, 具有迥异于近代物权体系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逻辑。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体现了学 者们对于构建 “中国式土地法话语系统” 的努力, 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12.
《诗经》 “六笙诗” 因 “有其义而无其辞”, 引发了古今无数的讨论。 它的篇次莫定, 前后不 合, 难以融入 《诗》 的辞章编排系统。 特别是由它引起 《诗》 文本编排的变更, 所谓由毛公 “推改什首”, 造成了 《诗》 的 “非孔子之旧”, 多与史实不合。 这在出土文献海昏侯 《诗》、 汉 《熹平石经》 与毛 《诗》 互证中得到充分证明, 并在 《诗》 文本的学术源流与汉代 《诗》 学研究中获得有力支持。 “孔子之旧” 就只 有 “三百五篇, 遭秦而全” 的 《诗》 文本, 四家皆无异义。 郑玄相关解说的存亡、 缘由自相矛盾, 反映的 只是其笺 《诗》 所见与注 《礼》 所用乃不同的另一个 《毛诗》 文本。 其中的 “六笙诗” 序, 不过是其时的 《毛诗》 学者将 《乡饮酒》 《燕礼》 中用乐的 《小雅》 的 《南陔》 等 6 篇编排到 《诗》 文本中的新变现象, 而不能说是代表 “孔子之旧” 的古 《诗》 文本。 不包括 “六笙诗”, 才是 “孔子之旧” 三百五篇古 《诗》 文本的实际篇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