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386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605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e derive approximations to the first three moments of the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viance statistic, for testing the goodness of fit of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with non-canonical links, by using an estimating equations approach, for data that are extensive but sparse. A supplementary estimating equation is proposed from which the modified deviance statistic is obtained. An application of a modified deviance statistic is shown to binomial and Poisson data. We also conduct a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modified Pearson statistic derived by Farrington and the modified deviance statistic derived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size and power, through a small scale simulation experiment. Both statistics are shown to perform well in terms of size. The deviance statistic, however, shows an advantage of power. Two example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992.
马彪  邓艾 《西北人口》2008,29(4):43-48
本文基于甘南(合作市)的实地调查资料,对民族地区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作了分析。主要调查结果和结论如下:第一。“藏、回、汉”三元民族关系构成了甘南(合作市)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不同民族之阃的族际通婚反映出了甘南(合作市)地区存在着整体上比较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第二。宗教信仰对族际婚姻范围的扩大起着阻碍作用,这在主要聚居于西部地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表现的尤为明显;第三,民族混居、互交朋友、教育水平和语言能力是影响各民族族际通婚的重要条件,其中语言能力是影响汉族族外通婚的最主要因素,但这一因素对于藏族却并不明显;第四,职业因素和迁移情况在调查中会发现在通婚方面具有一些特征,但在回归分析时由于编码方法的影响。对族际通婚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都取决于人才,,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改革开放的前夜,在“两个凡是”阴云笼罩下,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掀掉了压在广大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头上“两个估计”的紧箍咒,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  相似文献   
994.
<俄狄浦斯王>凝结着作者关于人类理性的深刻思考,折射出富于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一方面,作品通过俄狄浦斯追查凶手的过程表现了人们对知识与真理的推崇和追求,尤其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与探究,从而肯定和张扬了人的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作品还揭示了世界的非理性以及人的激情、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通过俄狄浦斯最终毁于命运的悲剧,传达出作者对非理性的贬抑和拒斥.  相似文献   
995.
西部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艾 《民族研究》2006,16(2):30-38
本文以民族为基本单位,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51个民族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各个民族的人口城市化率存在巨大差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近20倍,城市化水平的民族差异远大于其地区差异。文章分析了影响各民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城市化率高低,与所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以及所在地区的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比例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6.
论王阳明心学的个体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心学的个体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内在良知使个体获得了自身存在和修养作圣的先天德性依据,以及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其次,通过强调心与身、心与情的关联,肯定了个体属性中的感性成分;最后,随才成就、随事尽道的工夫主张,使不同个体实践能力的差异性及其具体生活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得到包容和认同。在天理的笼罩下,阳明对于个体的关注并没有偏离儒家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97.
近期品牌文献开始将研究边界从消费市场转向组织市场,但仍缺乏对产业服务品牌的足够关注.此外,文献遵循传统的品牌价值链模型,将品牌价值的产生聚焦于企业单方面的营销策略,并未考虑多重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价值共同创造活动.本研究将服务主导逻辑的思维范式整合到品牌研究领域,首先根据三家产业服务企业的定性访谈识别了品牌价值共创活动的关键维度,并确立研究框架,进而通过258对产业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的问卷调查对品牌价值共创的维度及其对品牌绩效的影响进行验证.研究提取了四组利益相关者界面上八个维度的品牌价值共创活动,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品牌价值的顾客认知以及最终的品牌绩效.论文是首个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对产业品牌价值的形成机理进行的实证探索,研究结论具有启发产业服务企业关注多重利益相关者构建的社会网络中的互动性价值共创活动,以此提升品牌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逐笔申报和成交数据库,以宝钢权证(宝钢JTB1,580000)泡沫"自然实验"为例,本文对证券市场泡沫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卖空限制是证券市场泡沫存在的必要条件,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除了卖掉自己手中的证券外,只能置身事外,并不能够通过卖空来打压泡沫。大部分投资者清晰地认识到了泡沫的存在,只是寄希望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下一个投资者,因此进入市场后便快速退出,形成畸高的交易量和换手率。正是一波又一波不断涌入的新投资者和新资金,使得宝钢权证泡沫得以持续,并继续膨胀。  相似文献   
999.
团队成员目标取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一个跨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国内某大型企业集团27个营销团队共201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水平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数据模型(HLM),以自我激励和个体-情景互动理论为框架对团队成员个体目标导向、团队氛围和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目标导向不同的个体,其建言行为也有差异,相对于发展导向,表现导向的个体更多地卷入建言行为.团队心理安全感不仅对员工建言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在个体目标导向(表现导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有正向的跨层调节效应:团队心理安全感越高,表现导向的个体越倾向于建言行为,团队心理安全感越低,表现导向与建言行为的关系越不明显.团队氛围对于其他目标导向与建言行为关系的跨层调节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对医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对我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从宣传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经费筹备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健全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医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