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92篇 |
免费 | 140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1篇 |
劳动科学 | 18篇 |
民族学 | 166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121篇 |
丛书文集 | 1181篇 |
理论方法论 | 186篇 |
综合类 | 2012篇 |
社会学 | 313篇 |
统计学 | 4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56篇 |
2013年 | 273篇 |
2012年 | 255篇 |
2011年 | 296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322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328篇 |
2006年 | 341篇 |
2005年 | 310篇 |
2004年 | 151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明哲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1):11-16
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员在党的生活和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基础。由于党员队伍素质及党内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党员主体地位在实现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现党员主体地位要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要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各项权利的落实,构建党员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保障的合力机制等。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黑格尔的哲学是奠基在否定基础之上的。对他来说,死亡是创造性的,它是精神在其每一步辩证形成前的必然效应,也是迈向绝对理念必然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样,对于个体来说,死亡就不仅是对其自然生命的否定,而是达到伦理实体性的终极途径;家庭成员通过葬礼的形式将意识的东西添加进去,而使死亡成为一种精神事件、一种伦理事件。黑格尔的这种死亡观念构造出绚丽的伦理之韵。 相似文献
995.
试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古文经学的对立是学术体系的全方位对立,它们在学派宗旨、学术内容、治学方法、学术渊源和思想资料等诸方面有很大的歧异.这两大学派斗争的性质是学术成分参杂着政治成分.在阶级社会中学术是脱离不了政治的,但学术有其独立的价值所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种学术或学派衰朽了,自有另一种学术或学派兴起以矫正其弊病或取而代之.今古文经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斗争和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探讨硬力量和软力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中国软力量发展的结构性缺陷,指出这种力量失衡与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产生的相关性;进而根据中国国情和其他大国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发展软力量的战略设想和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997.
残雪的系列批评在当代文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但大多数论者在论及她的这类文字时,更多地将之视为进入其小说迷宫的经验性参照,无形中遮蔽了它们作为一种独立自为的批评文体的事实。事实上,残雪的批评具有鲜明的唯美倾向,她以特有的解析方式确立了其主体性批评的言说范式。但残雪将人的心灵世界作为艺术阐释的核心甚至是唯一核心,也导致只见心灵而不见其它的自我封闭。走出自我并以更加宽容的心态来直面当下文坛,这应该是残雪批评走向更加成熟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998.
论英语强势文化挤压下的汉语恶意西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热引发的西方强势文化挤压下,汉语呈现出了飞速西化或恶意西化的态势,而"他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制度层面的过度嵌入以及英语文化消费的利益驱动是造成这一态势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1000.
我国的语言和语言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和语言群体是同目前民族学界讨论的与民族和族群问题有关的一对范畴。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不一定有共同的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认同态度 ,因此语言和语言群体可能是不一致的 ,语言群体相对语言来说应该是第一性的。在没有超方言的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情况下 ,方言更接近语言群体 ,有更多的共同的交际行为和认同感。双语现象的出现使语言群体向更大的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群体发展。文章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年龄、地区分布和语言使用场合等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