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98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5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910篇
理论方法论   152篇
综合类   1665篇
社会学   135篇
统计学   2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如何做到耕者有其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农民已经高度分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农村人群是那些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耕者.仍然从事农业生产且同时也是村社集体成员的耕者,往往也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给农民更大的土地权力的后果,往往是给了农村强势群体权力,而对农村弱势群体不利,且可能使耕者的耕种更加不便.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就需要给村社集体一定程度的调整土地利益分配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基于工业化的基本理论,选定工业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与相应的标志值,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出各时期的工业化水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建国后开始的工业化进程,1978年就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初期的第一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历经30余年;1993年进入工业化初期的第二阶段,历经15年;2003年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历经10年;2008年将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历经5年。  相似文献   
123.
事实身份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人权存在形态中人应有的权利,因其不损害第三人利益,不与法律相违背,是自由权、平等权在缔结身份关系中的表现,将其上升为法定权利,是人权在婚姻家庭法中应有的内涵.能达到自然人缔结身份关系的真正自由,减少或消除消极自由带来的负面因素,反对特权与歧视,实现主体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异性同居事实身份关系应有条件地赋予婚姻法律身份.同性同居事实身份关系赋予其法律身份,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目前称为民事关系伴侣为宜.  相似文献   
124.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往往混淆了农业问题与农民问题的差异,误会了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当代中国,粮食本身不是问题,土地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若我们仅仅将当前的粮食问题看作问题,土地问题看作问题,那就成了问题.在小农经济仍然占主体的背景下,农业利益可以为广大小农分享,国家可以通过实行粮食供给偏紧的政策来提高粮价,从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这个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5.
农民工返乡的逻辑——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中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下滑,尤其是沿海出口加工制造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企业关闭,在这些工厂工作的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8年底,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为失业返回家乡。数千万农民工失业和返回家乡,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农民工返乡因此引起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农民工返乡后的社会适应状况如何?他们失去务工收入后,还能在家乡待多久?他们可以重新适应农村的生活吗?他们还有土地可以耕种吗?他们返乡后是否会对农村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政府应该怎样对待农民工的返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回到田野进行调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别到贵州、湖南等农民工输出大省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稳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城市化政策,使得农村具有极强的吸纳返乡农民工的能力,农民工返乡并未引起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农村再次发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期和蓄水池的作用。而构成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调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对不同代际或者不同年龄农民工对乡村社会适应及个人生活预期差异的判断。外出务工的农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任务越来越重,他们不得不从比较浪漫的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回到比较现实的考虑中来。从而,在中国农村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点的农民家庭内部分工——年轻人外出务工,年龄较大者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收入加上在家务农收入,使得中国农村的小农家庭普遍可以获得温饱以上的收入。我们若不能理解中国当前的农民生活处境,不珍惜中国农村现存的基本经营制度,我们就可能失去目前中国仍然具备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出现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回旋能力。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借用女性主义的批判工具,认为知识是在男/女、公/私对立体系下依照男性的逻辑建立,揭示知识产权体系的深层理论结构是头脑/身体、人类/自然的等级二元论,体现的是男性对女性、强者对弱者、人类对自然、智力劳动对体力劳动的支配,从而要求知识产权法在完善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弱者的利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7.
民国初年在广东执政的革命党人从革新教育、改变观念、改良习俗、改进风气以及改造市政等多方面谋求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推动近代社会的变革,却遭遇了具有很强"趋新"与社会参与意识的地方精英之强烈抵制,表面上看这是新旧知识体系的冲突与较量,实则是地方精英对革命党人政治排挤的一种反抗。广东军政府推动社会变革的艰难局面典型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社会基础之薄弱与策略失误。  相似文献   
128.
当事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如何处理知识产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其独有的特性,知识产权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由知识产权取得的收益,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知识产权的获得与收益的取得具有不同步性,必须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知识产权收益的归属。在离婚时对知识产权收益进行分割可以采取平均分割、估价分割或保留分割请求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9.
宋代佛教在思想开新方面不及隋唐活跃,但世俗化、实践化趋势明显,兼之朝廷采取保护佛教的"家法",寺院与僧尼数量均获迅速发展,浙江地区尤其突出.宋代浙江佛教信仰推动的地方公益活动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于造桥铺路、修陂筑堤、掘井挖泉、客舍行旅、救疾济困、养老慈幼诸方面.通过公益活动,佛教与官方、儒家士大夫及一般民众建立了更为良性的关系,促进了社会协调,也推动了佛教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0.
在写于其晚年的<大人先生传>一文中,阮籍描绘了"士君子"、"隐士"、"薪者"和"大人先生"等四种人格意象.对于这四种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历来有颇多的解释,比如,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这四种意象,很有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四种观点.但笔者以为,作为其晚年的作品,阮籍在这里所做的,极有可能是对其一生的回顾、总结."士君子"、"隐士"、"薪者"三者则是代表了阮籍一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大人先生"则是阮籍的精神归宿所在.而矛盾和苦闷之情,则充满着阮籍的一生,成为他一生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