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375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964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1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Using data from the first two rounds of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we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income, reference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cross Western Europe. We find that whils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ference or comparison income exerts a strong negative influence. Interestingly,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values and beliefs not only as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but also as mitigating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reference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While our findings provide additional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relative utility hypothesis, they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Rojas’ (J Econ Psychol 28:1–14, 2007) Conceptual-Referent-Theory (CRT),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salience of income and comparison income depends on one’s intrinsic values and personal beliefs.
Yannis GeorgellisEmail:
  相似文献   
62.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he perceived locus of crisis cause, controllability, and adherence to social mis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public attitude in the context of a social enterprise crisis and evaluat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under episodic and thematic frames of online articles. Using the crisis case of THINX in 2017 as a case study, a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sample of 503 comments under online article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the locus of crisis cause and adherence to social miss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public attitude, whereas controllabilit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public attitude when adherence to social mission was accounte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locus of crisis cause, controllability, adherence to social mission, and public attitude between episodic and thematic frames. 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in a social enterpri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role for public relations.  相似文献   
63.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不仅会影响到目前还健在的每一位中国人,而且会影响到目前尚未出生的若干代中国人。针对老年体育存在的诸多难题,应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研究,狠抓老年体育,以体现体育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使老年人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4.
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说法,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大致可勾画出新生代农民工所谓“四高”、“一低”、“一薄弱”的社会印象和群体特征。相对其他群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对于农民身份认同相对减弱,城市社区认同较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的研究应该区分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与社会特征,并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对其定义和特征把握要注意从与周围群体和代际关系中共同考虑。  相似文献   
65.
尹忠海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34-138
人们对马克斯·韦伯的理解向来多有歧异.文明史研究的视角有助于解决这种歧异.文明史研究需要多学科、多维度视野,韦伯的文明史研究具有同样的特征.这也是韦伯的问题意识与方法上的广泛地批判借用所决定.在韦伯寻找对问题的解答中实际蕴涵了三条值得注意的逻辑链.这些逻辑链对于研究文明史中的转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尹中安 《兰州学刊》2006,(8):204-206
有学者认为,保险合同具有:1)保险合同目的的保障性;2)保险合同客体的独特性;3)保险合同对价的悬殊性;4)当事人履行义务的不同时性等特征。本文除对1)表示基本同意外,对其他几个特征则表示异议。  相似文献   
67.
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新中国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时间里,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主张重点发展内地工业,通过均衡布局,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它是历史、时代和制度的产物,我们要辩证看待,它对今天仍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艺术体制论与纯美学的去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曼楟 《江汉论坛》2005,(11):111-115
面对启蒙现代性为人类文明带来的危机,近代大致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启蒙现代性都持批判的态度,但是却采取了大相径庭的策略。一种知识分子认为启蒙理性带来的是文化的衰弱,而艺术则是一个超越现实的乌托邦,“真正的艺术也是人类对现实彼岸的‘另一个’社会的渴望的最后保存者”,它是一种抗议的声音,一种批判的力量。换而言之,艺术是审美现代性的代表。因此,这一类的知识分子主张退守于象牙塔中的艺术,强调艺术的“自律”,并对技术进步持敌视态度。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就是这一类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对以勋伯格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69.
社会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统治型结构、授权型结构、管理型结构、共治型结构。共治型结构作为社会治理结构演进的最后和最高阶段,体现着共和主义的价值理念。公民争取公共治理权利的斗争,构成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从统治型向共治型发展。我国社会治理结构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结构是其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0.
关于中国消费者分群范式(China-Vals)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研究为中心,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就消费者的分群、价值观、生活形态及社会分层等市场细分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构建了中国独特的系统范式,提出了五项新的理论性观点,即中国消费者14大族群、七点文化元素、中国社会心理结构的三层结论(安全\认同\事业)、China-Vals模型和应用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