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9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274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中国原始社会乱婚说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 ,重新审视了被众多学者用来证明中国原始社会存在乱婚或杂乱性交的有关古籍和神话传说 ,认为这些资料所反映的情形与人们所下的结论之间存在矛盾。古代学者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对远古先民的两性关系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而当代学者在用感生神话来解释“知母不知父”的现象时则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 ,忽视了基本的历史事实。文章认为古籍和神话传说中“知母不知父”的现象并非是乱婚或杂乱性交的表现 ,而是反映了远古人类对性交和生育之间的关系缺乏基本的生理常识  相似文献   
572.
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文化自觉”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创造和谐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文化自觉。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解读和挖掘传统文化,并且还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最终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573.
王俭平  瞿萍  许蔓 《民族学刊》2023,14(4):79-85, 143
“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启动的同时,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具有针对性地策划了“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成立,试图依托自身的生物霸权与技术优势以对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拓展。伴随着“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持续扩张,各类生物组织与病毒实验室林立于我国西部周边,不仅加剧了边疆地区面临的生化安全风险,同时也会在政治渗透中日益毒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互信基础。然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安全研究过于内向聚焦,缺乏“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全球安全意识,即使是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没有认识到沿线国家对于生物安全治理需求的迫切性。对此,本文着眼于美国“丝绸之路生物监测网络”的组织建设进程,研析其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渗透与扩张能力,由此透析我国西部边疆以及“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与政治冲击,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574.
作为独立于管理层与股东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机构投资者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方面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寄予厚望。然而,目前公司治理领域有关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研究尚存在有效监督、无效监督、战略合谋三种争论。为回答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究竟发挥何种作用的问题,文章以企业两类代理成本为切入点,从投资组合角度重新审视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行为,并结合不同内外情境解释了其参与治理行为的权变观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有限注意理论,利用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通过定义监督型机构投资者,从投资组合权重与投资组合集中度两个维度,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法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结合公司内外不同情境,借助分样本检验辩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组合作为机构投资者分散风险的投资行为模式,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双刃剑"效应,监督型机构投资者与投资组合集中度在降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同时,却以提升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为代价。进一步从外部市场环境与内部高管、控股股东三个方面,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治理行为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欠发达地区与存在强权高管的上市公司内,机构投资者加剧第一类代理成本的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公司内支持型控股股东的存在,则会加强机构投资者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上述研究运用权变的观点,实现了从以往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向"投资组合集中度"研究的创新性转变,在丰富机构投资者研究视角的同时,为以权变观点看待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研究一方面能够帮助上市公司通过引入监督型机构投资者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其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证监会创新监管模式,运用权变的观点充分认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行为,制定分类引导异质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文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5.
Zhang  Song  Qu  Yang  Cheng  Yu  Lopez  Oscar L.  Wahed  Abdus S. 《Lifetime data analysis》2022,28(1):1-22
Lifetime Data Analysis - Many medical conditions are marked by a sequence of ev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continuous changes in biomarkers. Few works have evaluated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a...  相似文献   
576.
Jun Li  Ying Zhou  Yan Ge  Weina Qu 《Risk analysis》2023,43(9):1871-188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ation seeking and driving behavior based on the dual-process model of aberrant driving behavior. A sample of 299 drivers in China completed th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the Driver Behavior Questionnaire, and the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V (SS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nsation seeking,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riving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athwa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disinhibition and boredom susceptibility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2)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3)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mediate the effect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driving behaviors, supporting the dual-process model of driving behavior; and (4) professional drivers score higher in terms of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than nonprofessional driver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driv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programs that benefit road safety.  相似文献   
577.
李健  渠珂  田歆  高莹  蔡宝祥 《管理评论》2022,34(2):326-335
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在供应链金融中,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是解决好信用传递和风险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因、路径、作用机理以及风险规避措施。首先,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由场景创新驱动的商业运作模式创新;同时,场景创新过程中可能引发信用传递风险。本文借助“橙分期”的案例分析,提出供应链金融场景创新型商业模式,探讨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信用传递机制创新机理与风险规避手段。力图给供应链金融行业以更多“场景创新”理念上的启示,从而更好地推进供应链实体经济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