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1.
刘豪兴 《社会》2007,27(5):66-66
江村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成名的起点,又是他近70年持续研究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研究基地。他踏出的江村研究之路,表达了西方人类学大师“梦寐以求的愿望”,开拓了人类学从研究野蛮人转向研究文明人的新时代。文章指出,费孝通的江村研究是由环环相扣的偶然因素促成的,同时又是有计划、动机明确、志向高远的一项研究。他进行的中国乡村“文明社区”——江村研究的实践, 跨越了“文野之别”,开拓了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西方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代造就了《江村经济》,《江村经济》把费孝通推向了世界学术前沿。费孝通“志在富民”,江村研究以探索农民怎样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道路为主旨,揭示了“江村人”的思想观念、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等的变化。文章认为费孝通的“江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后继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未竟的事业,将由“江村学”研究肩负。  相似文献   
92.
乐昕 《科学发展》2013,(7):21-25
我国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是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之必然。一方面,城乡二元的生育政策很难体现城乡公平,用生育政策的优惠来弥补社会保障功能的匮乏这一做法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二元生育政策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成本与困难。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应以城市与农村均实行一孩半政策作为既简化又稳妥的改革方案。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还应配备配套措施,完善生育政策的评估指标,将少生与不生纳入评估范畴,促进城乡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化、户籍管理动态化,还要正确理解人口老龄化,为生育政策城乡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93.
赵德余 《科学发展》2013,(8):109-112
居住证积分管理已成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户籍改革的重要模式。积分制政策的公开、透明特性为外来人口融入本地社会生活提供了稳定的预期以及相应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有助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与城市安全体系的建设。对于上海而言,借鉴广东的积分管理制度模式,有助于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上的改良和完善。  相似文献   
94.
95.
无论诉诸于农民退社权的剥夺、公共食堂,还是从政府救济能力、城市偏向的供应制度,这些单个因素或视角的解释不能让人信服地理解大饥荒发生的真正机制与根源。将解释大饥荒的各种因素纳入到一个能够包容各种假说在内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增加了一些被现有文献所忽视的因素如家庭储备与社区共济机制失灵等因素。对大饥荒研究存在的两个重要争论是可以得到消解的,显然,关于大饥荒发生的解释应该同时侧重于粮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而关于Sen的粮食获取权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对非市场经济的大饥荒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6.
医学模式、社会模式以及尝试超越二者的普同模式,构成了考察残障的多元范式。本文借助于台湾综合性的残障研究著作,探讨我国大陆残障研究尝试理解和转化国际残障研究中知识、理念的努力。对于中国的残障研究而言,关注残障者的主体性并反思残障研究的隐含假定是残障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反思框架,亦可以作为寻求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
赵芳 《社会工作》2012,(11):14-18
人类有潜能帮助其自动地调适以寻求与环境的平衡,但人类的天赋与环境资源供给的相互作用才是增进人类适应的最终因素。流动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资源供给欠缺,影响其适应。为了回应流动儿童的需求,需要从环境层面输入资源,培养其积极的自我认知与情绪体验,帮助其适应以寻求与环境的平衡。由于城乡间的差异给流动儿童带来的不适应、断裂及社会排斥,持续性的多系统整合介入是帮助流动儿童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平埔族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就已基本汉化,痕迹难辨.故而,无论是日本殖民机构及其雇佣学者,还是光复初期的台湾学者,均没有对平埔族研究予以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反对运动"与"原住民运动"高涨的社会背景下,长期作为汉人移民开发史研究附庸的平埔族研究终被发掘出来,并俨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本文对百余年来的平埔族研究作简要回顾,并反思当前台湾社会各界热衷于平埔族研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清代,台湾平埔族在与汉人长期而频繁的交往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外观上逐渐与汉人别无二致,而且在族群意识上也倾向于认同汉人。平埔族的变迁是改变身份认同的“汉化”,而非单纯经济文化意义上的“涵化”。台湾部分学者所谓的平埔族是“涵化”而非“汉化”,仅仅是台独势力的一种政治诉求而已。  相似文献   
100.
医疗信息搜索已成网民常见的网络行为,该行为是一种包含功能期待的"仪式性使用"行为,网民获取的是"过程满足"而非功能满足,但这并没有影响网民搜索行为的再次发生。这个结论是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拓展,也为相应机构改善网络医疗信息传播效果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